《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剧本。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作 《张君瑞待月西厢记》。《录鬼簿》著录。王实甫撰。实甫,一说名德信 (天一阁本 《录鬼簿》),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记元代大官王结之父名德信,约生于1253年,时代与《录鬼簿》前期作家相近,以为或即王实甫,可备一说。所作杂剧14种,今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3种,仅存残曲的两种。另存散曲若干。
此剧刊本极多,元刊本未见,明刊本有
40多种,最 早的 是 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重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据之影印。此外重要的 尚有 万历八年(1580)毗陵徐士范刊本,万历四十二年(1614)王骥德校注、朱朝鼎香雪居刊本,万历四十六年(1618)陈继儒评、萧腾鸿师俭堂刊本,天启间凌蒙初校注、乌程凌氏刊朱墨套印本,天启间闵齐伋刊本,等 。清刊本有 38种,流传最 广、影响最 大的 是 顺治间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此外尚有 近人校辑注释印本6种。全剧凡5本,每本4折,共20折。【粉丝网】 第2本有 一长楔子,故或称21折。剧叙书生张珙字君瑞,游学河中,在 普救寺邂逅崔莺莺,一见钟情。君瑞询知莺莺系故相国之女,偕母奉父柩暂居寺中,乃寄寓寺内。月夜君瑞与 莺莺隔墙唱诗吟和 ,彼此留情。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指名索要莺莺。崔母向 寺中人宣布,何人能退贼兵,就把莺莺嫁他 为妻。君瑞写信向 友人白马将军杜确求救,僧人惠明冲出重围送信。 杜确兵到围解,崔母却变卦赖婚,令君瑞与 莺莺认为兄妹。君瑞沮丧苦闷,莺莺侍女红娘怜悯他 ,教他夜间弹琴诉说心事。莺莺闻琴,甚为感动。张君瑞相思卧病,莺莺差红娘问候。君瑞写一短信并附诗一首,托红娘带回。莺莺阅信,也 写一诗作复。君瑞以为是 约他 夜间相会,跳墙与 莺莺会面,不意竟受莺莺斥责。君瑞因而病重,莺莺知情,又 寄柬约夜间相会。是 夜,君瑞与 莺莺私合,此后夜夜相会。崔母疑其事,拷问红娘,得知底细,虽怒而无奈,又被红娘讥讽,于 是 允许两人结婚,但 要君瑞先赴考得官。君瑞与 莺莺被迫分离,长亭送别后,君瑞独居旅店,梦见莺莺追赶他 同行,醒来却是 一梦。君瑞中了 状元,回来与莺莺成亲。崔母内侄郑恒从中阻挠,君瑞幸得杜确帮助,郑恒羞愧自杀。 皇帝使臣到来,敕赐崔、张为夫 妇。
《西厢记》本事出唐代元稹的
传奇文《莺莺传》,一名《会真记》。宋杂剧有 《莺莺六么》,已佚;宋人赵令畤作〔蝶恋花〕鼓子词,仍本传奇文。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今存,其情节人物实为王实甫《西厢》的 蓝本。南宋有 话本小说《张公子遇崔莺莺》,见皇都风月主人 《绿窗新话》,罗烨 《醉翁谈录》亦记有 小说《莺莺传》。王实甫《西厢记》正面提出“愿普天下有 情的 都成了眷属”的 主张,歌颂了 张君瑞和 崔莺莺对爱情与 幸福生活的 追求,批判了 封建礼教观念和 封建门阀制度。在 艺术上,情节曲折,波澜迭起,悬念丛生,人物刻划细腻传神,曲词华美秀丽。明朱权 《太和 正音谱》评云: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 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西厢记》 问世以后,广为流传,贾仲明补作《录鬼簿》〔凌波仙〕曲即云: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元末无名氏的 《冯玉兰》杂剧曲文,已将“惠明僧”作为典故。明代《西厢记》几乎 家喻户晓。元末明初,詹时雨作 《补西厢弈棋》一折,署名“晚进王生”,今存。宋元无名氏有 《崔莺莺西厢记》戏文,元末明初李景云亦有同名戏文,今全本皆佚,仅存残曲若干。此后拟作和 续书纷起,明代传奇有 崔时珮《南西厢记》 (佚),李日华 《南西厢记》 (存),陆采《南西厢记》(存),皆把王实甫《西厢记》翻为南曲。明杂剧有 杨讷 《翠西厢》(佚),屠本峻《崔氏春秋补传》(佚),卓人月 《新西厢》(佚)。明传奇有 王百户 《南西厢记》 (佚),黄粹吾 《续西厢升仙记》 (存),周公鲁《锦西厢》 (存),研雪子 《翻西厢》(存)。清杂剧有 查继佐 《续西厢》(存),碧蕉主人 《不了 缘》(存),韩锡祚 《砭真记》 (存)。清传奇有 叶时章、朱云从 《后西厢》 (佚),周杲 《竞西厢》 (佚),张锦 《新西厢》(存),吴国榛 《续西厢》(佚),石庞《后西厢》(佚),周圣怀《真西厢》(佚),陈莘衡《正西厢》(佚),高宗元《新增南西厢》(佚),杨国宾《东厢记》(存),程端《西厢印》 (佚),等 。明清时期的许多著名的
戏曲家和 文学家,如 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王骥德、陈继儒、金圣叹、李渔等 ,都对 《西厢记》作过 评价和 研究。李贽在 《焚书》中认为,《西厢记》和 秦汉文、六朝诗、唐代近体诗等 都属“古今至文”,并赞誉它在 艺术上是 “化工”之作。这是 划时代的杰出见解。清初著名的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继承了 这一观点,痛斥视《西厢》为 “淫书”的 谬论。他 认为 《西厢》是 可以与 《离骚》、《庄子》、《史记》、《水浒传》以及杜甫诗等 并传不朽的 文学作品,他 赞扬了 崔、张的 “至情”和 红娘的 义举,从思想内容上对《西厢记》加以肯定。他 也高度评价了 《西厢记》在曲词、科白、关目安排等方面取得的 艺术成就。他 认为《西厢记》应当止于 “惊梦”的 观点,其艺术见解是 可取的。但 他 认为全剧应当归于 人生如 梦,反映出他 虚无主义的 思想。现在
最 好的 《西厢记》读本,是 王季思校注、张人和 集评的 《集评校注西厢记》,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研究专著有 :王季思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霍松林《西厢记简说》,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段启明《西厢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张燕瑾《西厢记浅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