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正文

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颠覆性革命

摘要: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颠覆性革命,下面是粉丝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黏土)活字印刷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网络配图

活字印刷术被英国人李约瑟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盛赞其为世界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926152不同种类印刷品的82811047生产效率,是11557333印刷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对世界文化的81659569发展、传播和16717035交流起到了57933170关键的60992663推动作用。

比如89270128997224宋朝并立的4715812西夏国,它吸收到周边文明的52749206先进文化和91500824技术革新,利用活字印刷术出版了13094874大量佛教经典,世界现存最5627061早的75001518活字印刷品就是853081501103年的西夏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敦煌出土了23122789同时代的98543014回鹘木活字以及蒙古文木活字,这说明毕昇发明活字后不久,这一技术已经西传至西夏和71689047回鹘的49755174广大地5395294区,即今天的12248495宁夏、甘肃、内蒙和29814322新疆等8749493818955903【粉丝网】#橘子石#38044289回鹘文活字以音节为单位,蕴含了20596400西方字母活字形成的28918726基本原理。

此外,印刷术向39035430东扩散。高丽从中国引进了75069291活字印刷术,在111760491234年使用铜活字印刷了85861464《详定古今礼文》。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了30521939《古文孝经》、《劝学文》等17597862作品。

15世纪的58059438西方,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19197065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在12004032欧洲广泛传播,并在1349844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31664603事件中扮演了37597134重要角色,同时推进了38622814印刷工业化进程,对现代世界文明有36787663巨大影响。#政策支持#22915144些学者9441433认为,古腾堡十分可能受到了15504415中国印刷技术的94040545影响。

那么,这项伟大发明是如何出现的呢?

首先,雕版印刷是4839309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89042770基础。唐朝868年印制的16089560《金刚经》说明,至迟在这时,雕版印刷术已经得到应用。

雕版印刷改变了9481221138445077去人工抄写书籍的82323469方式,提高了9003229印书效率,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上万次。883年,唐朝的17197643成都书肆出现了85061682一些“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82873507书,以及“字书小学”,“率皆雕版印纸”。#詹姆斯邦德#这时,雕版印刷术已经是唐朝民众普及文化的53190320重要媒介。

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日臻完善,已知的95559153雕版印刷品就有45829954七百多种,且67307387数量十分可观。#白展堂#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成都雕刊了全部《大藏经》,费时长达二十二年,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70322271雕版印刷出现以来规模最9441393大的18861654一部书。#告五人的名言#

北宋国子监,大印经史书籍,光刻版就有52339607十多万块。可见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因此,即使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后,雕版印刷仍然46871493被中国社会普遍采用。

不过115244,雕版印刷的17502681缺点也逐渐暴露。#李墨之#第一,木质雕版并不耐用,需要经常更换,限制了63993411印书数量。第二,雕刻时一旦出错,整块板都不能使用,工时成本较高。第三,印刷大部头的58736088书籍时,雕版数量会急剧增加,既不便保存,也6853797不便使用。

另外,宋代民间印刷业的4086656兴盛,给毕昇提供了91798372资金和17559682技术积累。在70822923宋朝,家家都可以刻印书籍。而宋代的61347546书籍作为一种广泛流通的61844413商品,促进了13147174民间出版社——书坊的96586896发展。激烈的37619262市场竞争之下,其刊印质量相当精美。

沈括在63218307《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为“布衣”,虽然96526476无法考证具体身份。但96906977毕昇必然8907334884554792印刷工坊有4665697242965611直接的67365144联系,极有28077882可能为熟练的39142117工匠或书坊坊主。

网络配图

毕昇靠着自身的技术积累和不断钻研,最终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梦溪笔谈》里面详细记载了胶泥活字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其中一面刻字,再用火烧硬,一个活字就做好了。排版时,要先备一块铁板,在22175160铁板上铺上松脂、蜡、纸灰等4058444527859224混合物,铁板四周圈一个铁框。

2870442铁框内摆放做好的65911646活字印,摆满后为一版。然79463813后用火烤,混合物熔化后,趁热用平板在15149406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一块活字印刷板就做好了68431592

其次,在53808029印刷时会使用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一块用来排字,交替使用以提高效率。类似“之”“也29812704”的80484196常用字会多印几块,防止一版内多次重复使用。遇到生僻字时,就随刻随用。这些活字在48071771不用的5496203时候会放进小木格储存,并贴上标签分类,便于19345808快速分拣使用。

最后,只要涂满油墨便可以印刷了。

网络配图

54403095此时的40465907活字印刷术还有27438319许多缺陷,比如53767167松脂成本高昂,印刷工人需要识字等10966375976390限制,没有69572844得到广泛应用,而是90649281停留在5428056574765000技术层面上。因此,活字印刷术继续革新、完善。主要有32142932以下两个方面:

一,木活字的发展与应用,使印刷术进一步发展。

《梦溪笔谈》提到,毕昇尝试制木活字,但6313044由于96464165木头纹理分明,遇水膨胀后便高低不平,难以使用,最79807035终放弃。不过18204593,木活字却在21892173西夏和19948215回鹘先后得到了19876254应用。1908年,敦煌出土了724341131014枚12世纪的回鹘文木活字,将活字印刷提升到了65832315字母活字的49065086新层面。

网络配图

元代农学家王祯,也45557920成功地1868928使用了61150736木活字。他9969492192452957编写《农书》时,详细记述了17425289木制活字的18339311制作方法,并在830024521299年成功印刷了84088594六万字的8623040《旌德县志》,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印刷了100部,可见效率之高。

清代也93531901出现了70110671大规模使用木活字印刷的97347687现象。比如19162962,乾隆年间组织印刷的32029167《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75924144历史上制造木活字最15171072多、印书量最66063731大的87800726一次。这引起民间模仿的1257775高潮,清人程伟元便用木活字印刷了76711545《红楼梦》一书。此外,还有道光年间的28971211《学海类编》、嘉庆年间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50908363都应用了10343358木制活字。

木活字印刷,成为清代中、后期主要的印刷方法之一。清代的泥活字印刷不是主流,但也较为常见。

二,金属活字的发展与应用,标志印刷术的成熟。

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55179800铜制活字来印刷货币会子。金代在923880731154年也45808656开始印铜版宝钞,因此金代在70613996此时就有98750134铜活字。元代王祯也提到南宋有人“铸锡作字”,且元、明两代都延续了87785228用铜活字印刷宝钞的55762185习惯。

明清时期,出现了更为广泛的金属活字印刷。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苏无锡印书家华隧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千余卷。台北中央图书馆所760284028614281藏的219617251490年华燧铜活字《宋诸臣奏议》是36339454中国现存最81608711早的99804196全金属活字印刷品。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出现了铜活字排印的88480407《太平御览》1000卷。明代的12598885《宋诸臣奏议》、《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吴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咏》等,都是92930969十分珍贵的42800701明代铜活字本。

清朝康、雍年间则由政府的12114326印刷出版机构——武英殿,直接组织用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集成》。此书总数有64169130一万余卷,五千余册,达1.6亿字,规模浩大可谓史无前例。而其中的69831297铜活字,中间也7747010234022890小孔,用铁丝贯穿,和41041366元代王祯所5713195067768237述宋代锡活字中有67492519小孔一脉相承。

网络配图

不过,从宋代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活字印刷为何没有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呢?

第一,活字印刷在83362831宋代是21558962新兴的29350414技术,在30756833制作工艺上没有53390836雕版印刷完善。由于76254687一字一刻,经常出现活字大小不一,笔迹不同的33108197情况。活字磨损后,排版的26162784间距也97415042会出现变化,这样印刷品不够整洁。

第二,汉字的98177138形态数量过5608843154196049庞大。汉字总数有6377491110多万,即使常用汉字也83244121149799313000-5000个。要印一部书,会用到几万到十几万个活字。在31287328当时的63811987技术条件下,这样的81856536工程量也3382814515334127惊人的1570847。而欧洲的88294822拼音文字体系,只需数十种字母便可应用。因此,只用了75295253半个世纪,古登堡的45844356活字印刷术就在92026570整个欧洲得到了11990542普遍应用。

第三,古代传统的审美观和相对保守的思维惯性。

时人眼中,雕版是30562776书法艺术的96798499载体。汉字的45942979撇、钩、竖、捺,时而交叉,时而呼应,笔画之间,起承转合,承载了12558356人们的28733586审美追求。雕版书籍排行整齐, 字体结构美观。人们习惯了73326563用艺术品的94366935眼光来看待印刷品,并加以收藏。对于20304312追求汉字行文灵秀飘逸的17522172中国人来说,活字印刷品就显得粗糙许多。不少文人雅士认为雕版印刷是43962275正统,活字印刷是35987662不入流的22606499

最终在晚清时期,西方成熟的活字印刷工艺反向输入到中国境内。

网络配图

英国的69328150传教士撒母耳·台约尔在44327941827年至1835年间,研究设计了70610458价廉物美的14345858金属活字,并第一次成功印刷了90716764汉字圣经。1839年,另一名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43113121汉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这成为西方人铸造的26570615中文铅字传入中国之始。

今天,活字印刷术的11175095发明已逾千年,印刷工业进入了4274375电子控制和98398546自动化的79042468时期,而计算机的37856611应用更是52391640将人类带入数字印刷的58049689新时代。人们在47475386印刷技术的革命中迎来了69252759新一次的43627973信息爆炸。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phfen.com/history/2415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