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笛卡尔主义(英文:Cartesianism)又称笛卡尔学派,是勒内·笛卡尔开创的哲学和科学体系,并由17世纪的思想家(包括尼古拉·马勒伯朗士、巴鲁赫·斯宾诺莎)继承发展。笛卡尔通常被看作是第一个强调运用理性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的思想家。笛卡尔认为,哲学是一个囊括了一切知识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心灵与肉体是全然分离的。关于现实的感觉和知觉被看成是错误和幻觉的来源,可靠的真理只在于形而上学心灵的存在中。心灵可以和物理身体相互作用,却不存在于身体之中,甚至不存在于一个类似身体的物理平台上。
笛卡尔逝世前后,他的哲学在法国本土和欧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国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他提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引起哲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导致各派之间的激烈争论。【粉丝网】围绕着笛卡尔二元论的内在矛盾特别是身心关系问题,形成了人数众多的笛卡尔学派。
笛卡尔的哲学受到了耶稣会士的激烈反对——他的著作在1663年被列入js目录中—也受到了荷兰的加尔文教派的反对,德国的大学也禁止笛卡尔的哲学。但是笛卡尔哲学在新的荷兰大学中特别是在神学家中赢得了追随者,在法国,耶稣奥拉托利派继承了他的哲学。
笛卡尔的哲学主张
本体论
笛卡尔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无非是由三种实体构成的,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本质:
- 物质:具有三维的广延
- 心灵:具有自我意识的思维
- 上帝:具有必然的存在
认识论
笛卡尔把“如何获得可靠的知识”这一问题(认识论)提到哲学探索的日程上。有人认为,这是笛卡尔在哲学史上留下的最大影响。
笛卡尔主义是一种理性主义,它主张可以通过演绎推理从“天赋观念”先天地得到科学知识。因此笛卡尔主义反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和经验主义,后两者认为世界上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
对笛卡尔而言,是上帝赋予了我们演绎推理的能力,因此也可以相信上帝是不会欺骗我们的。
笛卡尔学派及其主张
笛卡尔学派的哲学家们根据他们对笛卡尔哲学的不同解释以及如何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的不同方法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分支。一支以阿诺德·海林克斯和马勒伯朗士为主要代表,被称为“偶因论者”,他们从右的方面继承了笛卡尔“形而上学”中的唯心主义,并企图在宗教唯心主义基础上来解决其二元论所引起的问题。他们认为,虽然有两个不同的实体,但是在这两个实体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灵魂与形体是天然契合的,并不用哪个影响哪个,好像两个时钟,它们永远指向的是同一个时间,并不需要哪个推动哪个。因此,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物质、身体、精神、灵魂都是上帝创造并受上帝支配的,是上帝借灵魂有某种思想的机缘(“偶因”)使身体作相应的运动,同时又借身体作某种运动的机缘使灵魂有相应的思想。总而言之,上帝的意志是物质与精神、身体与灵魂统一的基础。这就是偶因论者的基本观点。
笛卡尔学派的另一支以勒卢阿和以后的卡巴尼斯、拉美特利为主要代表,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物理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并将其推向极端。他们取消了笛卡尔的独立的心灵实体,断言灵魂是肉体的样态,思想是机械运动,认为人和动物一样,也是机器,“神经就是人的一切”,把认识过程简单归结为纯生理的过程。
地域分布
在笛卡尔居住时间最长的荷兰,笛卡尔的学说在大学教授和讲师之间广为流行。
在德国,笛卡尔学说的影响要小得很多,而且在德荷交界地区的德语笛卡尔主义者(如东弗里斯兰的医疗数学家Yvo Gaukes)往往选择在荷兰发表自己的著作。
笛卡尔主义在法国相当流行,在杨森主义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Antoine Arnauld)。但法国的教会逐渐抵制笛卡尔主义,在意大利也是如此。
笛卡尔的学说没能在意大利流传开,这大概与笛卡尔的书目在1663年被列为js有关。
在英国,由于宗教和其他某些原因,笛卡尔主义没有为人们广泛接受。Henry More最初关注到了笛卡尔的学说,而他对于笛卡尔的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其他英国人的想法:“极快地接受,对积攒的矛盾进行严格考察,最后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