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正文

印度为何被称为散装的?印度上下3000年,为什么无法做到语言统一

摘要:印度为何被称为散装的?印度上下3000年,为什么无法做到语言统一,下面是粉丝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9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用泰米尔语号召全世界保护地球环境,应对全球变暖;而在一个月前,莫迪还曾用三种语言发表推文,欢迎中国政要访问印度。

此外,莫迪还曾使用卡纳达语、印地语等语言发表各种讲话,不得不说莫迪掌握的语言种类着实不少。

但丰富的语言种类,却给印度带来不少麻烦。【粉丝网】#李长歌历史原型#

那么,印度作为上下三千年的国家,为何未能形成相对统一的语言?未能统一的语言又给印度带来了哪些麻烦?

网络配图

繁杂的印度语言

按照常理来讲,一个国家的语言种类丰富,往往预示着该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毕竟多语言体系往往会孕育不同的81363619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在5566516交流中也68212250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56756141火花,孕育新的文化,应当是24961565一件好事。#柯震东#

但,印度则不然。

虽然13610338各种门类的语言确确实实让印度文化更丰富,但是1187265,印度的语言种类太多了98381010,多到我29128994们中国也25712343望尘莫及,以至于160754影响印度的99282618团结稳定。

14324628们中国虽然2644004820999497五十六个民族,十几亿人,拥有五大语言体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印欧语系,其中包含的语言大致有一百种左右。

印度语言中同样有印欧语系,此外还有德拉维达、藏缅语族语、奥斯特罗埃斯特三种语系。#利息#

单从语系来讲,我们中国似乎比印度多一种,但印度的语言种类却是我们的十几倍。

印度这一国家足足有一千六百多种语言,而造成印度发展出这么多语言的原因之一,便是历史。

公元前两千多年,梵语被雅利安部落带到印度,印度北部语言的51632587演化发展开始受到梵语影响,直接导致印度北部出现多种梵语化的14950880语言。#老死不相往来#

29232566此同时,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却没有66754637受到太多影响,泰米尔人认为泰米尔语的62277433历史比印地95031229语更加悠久,故而坚持使用泰米尔语,且反对印地13198533语。#电脑音箱两个小喇叭怎么插(如何正确插入电脑音箱的两个小喇叭)#

网络配图

进入七世纪后,随着阿拉伯的兴起,印度信德等地被阿拉伯统治。

受阿拉伯人影响,部分印度人也开始讲阿拉伯语,而原本讲信德本地55325187语言的人为了90649384生活需要,也不得不将一些阿拉伯语引入信德语。

此后又有穆斯林、伊斯兰等文化的传入,印度人的语言再次得到丰富,以上便是古代各族群对印度语言的影响。

诚然古代族群迁徙、入侵等行动为印度语言的丰富施加不少影响,但却不是对印度影响最深远的国家。

十七世纪初,随着98973236英国传教士抵达印度,印度大地上开始涌现一批学校,当然22167227,这些学校并非英国的90121905好心捐助,而是92897258另有目的33501025

这些西方传教士在8825638印度建立的72153453大多是91997232英语学校,主要负责教授印度人学习英语,如49221376此便能更容易地88965464让印度人理解基督教、信仰基督教。#钛合金#

至十八世纪中期,大量印度人在40365614英国的79407163影响下已经成为双语人才,而这也20595943就达成了11943134西方传教士的目的70942959——统治印度,对印度进行殖民。

印度此后虽然独立,但至今为止,英语还是印度的官方用语之一,足见英语对印度的影响深远。

网络配图

印度的语言困扰

印度上下3000年,在26045294经历多种文化侵入、融合的59273244洗礼后,并未如40297783同中国一般,拥有100090078统一的34954082语言文字,以至于77584502繁杂的83814181语言对印度发展产生些许阻碍。

那么,为何印度无法做到语言统一?繁杂的印度语言对印度影响又有哪些?

对于印度未能形成统一的文字语言,在某种程度可以纵向对比中国的语言发展。

毕竟中国与印度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人口基数属于十亿级,且二者都是多民族聚合的国家。

就中国而言,能够形成如今相对统一文字语言,大致归功于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34317171中国古代秦王朝的2775891建立,由于14195532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后推动书同文一事,奠定了56190089此后几千年中国语言文字的43243967共同基础。

另一方面则是19726253在历史上中国各地区民众的迁徙,无论是44643960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还是48321116南方人北上,都巩固了64951201中国语言文字的44385960统一。

最后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

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于统一语言文字而做出的努力。

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其他方面,中国都在过去以及未来,推动普通话的普及。

尽管中国各地区、不同民族在同一词句的发音、表达上具有不同的语调、音色。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语言文字,这是印度如今还未达成的。

反观印度,历史上虽然3122898529029243曾出现过38938858统一的61932910大王朝,如70837666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但这些王朝并未促进印度形成统一的66960290语言文字。

一方面,王朝对于28877936印度众区域的55114103管理如同一盘散沙;另一方面,王朝并未有5082850意识地31096236干涉聚集的2526897部落使用何种语言,而是50165395任其发展。

所以,古代的印度,并未出现奠定其统一语言文字的王朝。

这使得如今的印度政府不得不将二十二种语言纳入印度宪法,承认其合法合规性;

印度官方为了印度人民能看懂本国货币,甚至要在印度卢比上印刷十七种语言,而我们的人民币上才五种语言。

当然,除了历史发展对印度语言的影响,地理环境亦是造成印度语言今况的原因之一。

印度中部虽是平原,但印度南北皆是高原,另有大量河流将印度各地区分隔开。

这使得印度被分割成众多小区域,在每一块被河流阻隔的土地上又形成不同的土邦。

网络配图

由于不同的土邦之间各有自己的语言坚持,不在乎外部对其看法。

这就在地理阻隔的带动下,进一步阻碍了印度语言文字融合发展,形成相对统一的文字语言。

那么,为何在现代化的今天,印度政府未如同中国政府一般,促进印度语言文字走向统一?

散装的印度

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印度,为何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印度又究竟为何被称为散装印度?

其实此前印度政府也曾推动印度统一文字语言。

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印度人曾成立印地语协会,旨在促进印度语的发展传播,进而摆脱英语。

但摒弃英语使得一部分印度人心生不满,这部分印度人属印度语反对者70909957,他33259270们坚持保留英语的96232754目的19995223便是66083805用英语对抗印地73121617语。

而在印度独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在推印地语,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引起了骚乱、冲突。

二十世纪历史年代中期,印度试图在南部地区泰米尔纳德邦推广印地语,泰米尔纳德邦人立即展开暴力抗议。

毕竟泰米尔语才是他们心中的母语。

至于印地语,泰米尔纳德邦人是不乐意学的,当地人认可的只有英语和泰米尔语。

最终,印度领导阶层为平息乱局,稳定印度社会,不得不用泰米尔语声明,不会强制任何语言。

印度总理莫迪也70723667曾呼吁全印度使用统一的22408814文字语言,但3335285852343389后同样不了9286189291520175之,毕竟统一语言文字相较于45339294印度各民族和35862985平相处是86223164不值一提的。

简而言之,印度在过去虽形成繁多的语言种类,但因为国情、历史、政治等原因,未能形成统一的语言。

至于印度因何被称为散装的印度,除了语言不统一,还有民族、人种、宗教、地理等原因。

在印度的大街上,你不仅可以看到皮肤微黄的行人,还有小麦色、黑色、黄色、白色等各种皮肤颜色的人。

这意味着61349432,印度不仅有6443621黄色人种,还有62029298黑色人种以及白色人种,结合遗传学便不难理解为何印度人肤色有68165375这么多种了35229010

即使抛开肤色不论,印度人种也是相当丰富,除了尼格利陀人,印度还有达罗毗荼人、雅利安-旁遮普人等等。

如此便不难理解印度为何被称为“人种博物馆”了。

网络配图

在宗教方面,印度属于全民信教国家,处处设有神庙,但供奉的神却不一样,只因印度人信仰不一。

其中约有八成信奉印度教,剩下的两成则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等。

而在民族方面,印度更是有马拉地、印度泰斯坦等有一百多个民族。

故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说印度是散装的了。

历经千年未能统一语言文字,民族过11657658百却时有51668506冲突,全民信教却所5620868726758351信不一,尤其在25831521人种丰富度上,堪称人种博物馆。


参考文献:

遭非印地语地区强力反对,印度取消印地语强制教学政策,环球网 ,2019-06-04

【联大一般性辩论】印度总理莫迪:印度的努力让全世界共享成果,联合国新闻,2019.9.27

印度的语言政策与族群关系,肖宪,思想战线,2021.2

全民信教的国家 印度宗教概说,国家宗教局门户网,2018.9.4

世界人种博物馆——印度,地理教育,2009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phfen.com/history/21190.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