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刚刚结束对新加坡的访问,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就喊话美国,称美国必须学会和中国共存。
当地时间8月14日,黄循财在出席李光耀100周年诞辰纪念会上表示,全球贸易体系遭冲击,贸易已经不再依靠市场逻辑运行,中美关系迎来重大改变。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对未来三个领域的变迁十分关心,这三大变迁分别对应地缘政治安全、经济贸易、以及包括先进半导体在内的高科技领域。
黄循财认为,美国对华采取的措施会导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成长速度变慢,但这种压制并不会永久有效,中国也不会因为这种压制而停滞不前,所以美国必须要学会和中国共存,通过外交手段找到管控分歧、和平相处的方式。【粉丝网】
王毅外长和新加坡外长会面
黄循财的说法其实也符合美国内部分人士的想法,因为在过去的5月和7月,美国相关人士都做出过相似表态。
5月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这一观点,称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处于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做什么都可能出错,所以必须要学会和中国共存。7月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发表过相似的表态,称中国不会消失,美国正在寻找一种和中国共存的模式。
之所以黄循财和美国政府放出的口风一致,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美国的对华打压遏制政策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黄循财
在地缘政治安全问题上,主要问题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台湾问题,另一个是中美两国在争夺西太平洋战略主导权的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最红的红线”,美国想要维持台湾问题这个遏制中国的桥头堡,唯一的手段就是武力介入,迫使中国放弃统一的想法。但问题在于,即便是美国军事介入台海,无非就是中美在西太平洋爆发全面冲突,而在这场冲突中,中美将会两败俱伤,同时还会连带将周边国家也卷入,这显然并不是最优解。所以在黄循财看来,中美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建立起管控机制,避免走向失控。
在整个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虽然美国在海空军力量上整体上优于中国,但在具体的西太平洋区域,美国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这一点美国也心知肚明,所以美国才将第一岛链重心逐渐转移到关岛和夏威夷,让日韩两国顶在第一线。有句话说得好“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两个大国”,所以美国还应正确看待的中国崛起。
中美关系
在经济贸易问题上,美国口中的自由贸易以及产业链体系已经失灵,在“美国优先”的口号引领下,经济交流已经成为美国“制霸全球”的工具。
但问题在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打压政策导致美国自己因此遭受高通胀。在美联储几轮大放水加持下,美国通胀问题进一步加剧。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好,所以在经贸问题上,美国对华遏制措施,基本上起到了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二。
而在科技禁运问题上,客观地说受到的影响较大,全球半导体行业已经形成两极分化,并且随着美国政府出台对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禁令,这份禁令从半导体领域到量子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妄图以此阻碍中国高新科发展。
美国海军
但黄循财却表示,这种限制措施并不会拖慢中国的发展。虽然美国政府对此做出了强力的限制,但中国依旧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在性能以及功耗问题上做出牺牲,但总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不过按照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来看,黄循财的表态触及了中美关系的根本,但美国政府是否真的会想和中国共存,显然有待商榷,因为美国及其盟友已经打着“去风险化”的帽子,推行与中国“脱钩”。从总体来看,中美关系缓和只是短期的,长期对立仍是主流,所以美国政府提出的共存只不过是迫不得已所摆出的一副姿态罢了。而新加坡的喊话美国,则是希望中美关系缓和,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因为这样才最符合第三方国家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