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
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 所 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唐太宗在【粉丝网】 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 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 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 因唐太宗常与 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 《十八学士弈棋图》。
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 晦、房玄龄、于 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唐玄宗开元时,于
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 、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并记录所 有 十八学士的 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 。五代楚国君王马希范在
位时曾仿照唐太宗设天策府文学馆的 先例,以幕僚拓跋恒、廖匡图、李弘皋、徐仲雅等 十八人为学士,号称"天策府十八学士"。《资治通鉴》二八二卷载:"楚王希范始开天策府,置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 官,以诸弟及将校为之。 又 以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 十八人为学士。"唐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夜,秦王李世民带兵入玄武门,诛幼弟李元吉,杀皇储李建成,废长夺嫡,入主东宫。这就是
震古慑今的 玄武门之变。 这样的大手笔并非李世民的 个人智慧所 能书写,秦府十八学士为此宵衣旰食、匍匐案头,做了 大量的 前期工作。武德三年,秦王平定王世充归来,高祖一时高兴,"以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设天策府,置官属",李世民抓住了 这个机会,开文学馆,延纳当时英俊,秦府十八学士应运而生。十八学士的 人员构成很有 代表性:心腹谋士,如 杜如 晦、房玄龄;儒士学者 ,如 陆德明、孔颖达;能对李渊产生影响的,如苏世长、颜相时;代表地 方宗法势力的 ,如 士族首领李守素。 这些人多数是 隋朝旧臣,或出于 洛阳王世充的 旧部,如 今为了 共同的 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李世民是 个舍得投资的 人,除了 食有 鱼、出有车,十八学士一律配享五品俸禄,又 命当时的 著名画师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藏诸凌烟阁,留待后人看"。这一段风流闲散的 日子并不长久,李世民跟他 们谈论了 一阵子文史,研讨了 几次经籍,很快把"争嗣"的主题提到了 议事日程上面。李世民习惯于 "夜办公",常常是 闻鸡即起、深夜问计,十八学士只好"更日值宿",以应人主的 不时之约。这些人中间,数司勋郎中杜如 晦、考功郎中房玄龄最 得倚重,房"善建嘉谋",杜"临机能断",王朝马汉,一哼一哈,在 李世民篡嗣夺嫡的 斗争中数出奇计、力挽危局,立下了 盖世功勋。玄武门兵变不久,李渊逊位,李世民新登大宝,开创了
余响千古的 贞观之治。 新时代来临了 ,大唐官僚制度开始了 新的 运作,十八学士的 最 后出路成为唐太宗心头的 一块难解之结:弑兄夺位不是 一段光彩的 历史,倘若皇帝原是 一个偷儿,大臣又 是 偷儿的 帮凶,那么万民之口流蜚成川,岂非洪水滔滔?皇帝有夜间磨牙的 习惯,股肱大臣却是 曾经睡在 床铺对面的 兄弟,那么"天颜既凋",天威焉 存呢?--在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贾雨村式的 阴暗心理消耗了 李世民的 大半聪明。李世民史称"英主",搞平衡术也
是 别出心裁。至贞观二年,十八学士全数加官封爵,房玄龄、杜如 晦位列尚书省左右仆射,其尊荣显贵,极一时人望。 非常蹊跷的 是 ,他 竟在 身边安插了 一个李建成的 旧臣,特许他 参知军机、风闻言事,每有 奏议,"辄和 颜嘉许"。此人就是 历史上享有 "直臣"之誉的魏征。李世民的 黑哨一吹,十八学士看到了 一张醒目的 黄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 时代已经过 去了 ,夹紧屁股做人吧,可别让魏征逮住了 你 的尾巴!秦府文学馆鹄立在 初唐的 斜阳西风里,阶前碧草,凋尽了 昔日的 芳华。贞观三年冬,杜如 晦抑郁而死。房玄龄兔死狐悲,怀旧伤情,佝曲的 背脊从此就没有 挺直过。李世民的 贞观之治,房玄龄用了 毕生的 精力参与着 、维护着 、奉献着 ,但 要论起治国的 政绩,竟是 "游龙过 江,无迹可寻"。房玄龄是 聪明的 ,长期以来混迹政坛,惯看水生风起、云卷云舒,他 是 懂得一点黄老谦退之术的 ,宁可做缩头乌龟被人遗忘,也 不愿稍露"圭角"使人心生怵惕。无声无臭的日子飞快地 过 去,房玄龄的 国史编修初见成果,他 临深履薄的 政治生涯也终于 走到了尽头。贞观十年,李世民违背祖制强索《太宗实录》御览,战战兢兢的 房玄龄只能放弃原则,把武德、贞观两代的 "起居注"呈送御前。李世民翻阅细目,一眼就看到了 "玄武门之变",不禁雷霆震怒,指着 房玄龄的 鼻子大发天威:"狂奴故态!何欺吾太甚也 !"房玄龄铩羽回乡。自此,十八学士的 身价一落千丈。贞观十二年,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遭太子李承乾刺杀。于
志宁侥幸未死,称病不朝。次年,他 的 母亲去世,解职丁忧。三年期满,他 的 父亲病故,继续丁忧。贞观后十年,能说会道的 于志宁竟没有 上疏言事的 记录,他 的 话语功能完全丧失了 。十八学士中,李守素是闭口不谈政治的 谱牒专家,他在 山东世族里有相当的 号召力,当初李世民把他 请进文学馆多半是 出于 "统战"的 需要,现今江山已定、天下大治,"统战"的 事情搁置一边,他就被遗忘在淼如烟海的 谱牒文献里。贞观十二年,李守素受命重订《氏族志》,李世民了 无意趣地 审阅着志稿,发现山东李姓竟列于 皇族同姓之前,鼻孔里哼了一声,按下奏表,再无下文。翌年,李守素一连三个月没有 领到薪俸,感觉到秋凉渐浓,寒流袭至,旋即交了 一份辞呈,灰溜溜地 卷起铺盖走人了……十八学士平静地 退出了 初唐的 政治舞台,就像风扫落叶,了 无痕迹。这中间,惯于
"面刺君过 "的 魏征始终保持着沉默,也 许魏征的 存在 ,仅仅是 初唐政治的 一种特殊需要--贞观十七年,魏征刚刚去世,唐太宗就把他 的墓碑给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