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穷人与富人
有一个关于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富人有十万元钱,而穷人仅有一千元钱。
穷人和富人都购买了五元一张的奖券,且都得到一千元钱的奖励。
不同的是:穷人乐得几乎跳了起来,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财产又增加了一倍;而富人却很苦恼,因为他抱怨这点钱连给自己的轿车买个备胎都不够。
【感悟】
幸福是一种满足,快乐就是快慰自己。穷人和富人的满足与快慰无一不是建立在自己的需求之上。【粉丝网】需求大者不易饱,需求小者容易足。幸福与快乐离哪个更近,不言而喻。
故事2 穷和尚与富和尚
四川偏远地区有座寺院,寺院里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用一个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一直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可是一直到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富和尚深感惭愧。
【感悟】
实现理想,抵达目的地并不一定需要准备好了所有的条件才开始前行,重要的是要有决心和勇气,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赶快行动吧,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故事3 跛足歌手
一个因为贫穷和无助而企图自杀的青年在森林中徘徊。
这时,他惊奇地看到:在三月的风中,一名跛足的歌手自远方而来,弹着古朴斑驳的竖琴。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而幸福的神情。整片森林因他的放歌而充满生机。
那青年终于明白了:原来一个人自身的贫寒并不妨碍他对于世界的贡献,不妨碍他过得快乐。
【感悟】
生活的贫寒不应该成为弃绝于世的理由,对世间的绝望应该缘于最深层次也就是精神与思想上的绝望,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成为自杀的理由。尝试让自己快乐地去生活,你会发现富有其实一直在你身边。
故事1 乞丐变成了富翁之后
一个乞丐懒洋洋地斜躺在地上,在他面前放着一只破碗,旁边还放着一根讨饭棍。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他跟前经过,有的人见他很可怜,就在他的破碗里丢几个硬币。
有一天,在这个乞丐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穿戴非常整齐的年轻律师,这个律师对他说:“先生您好,您的一个远房亲戚不幸去世了,留下了三千万美元的遗产,根据我们的调查,您是这笔遗产的唯一继承人,所以请您在这份文件上签个字,这笔遗产就属于您的了。”一瞬间,这个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了富翁。
有个记者采访他:“您得到这笔三千万的遗产后,最想要去做的是什么事呢?”这个人回答说:“我首先要去买一只像样一点的碗,再去买一根漂亮的棍子,这样我就可以像模像样地讨饭了。”
【感悟】
看了这个故事,也许很多人会笑,哪里会有这样愚笨的乞丐啊!岂不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富人不是守富的人,是用富制造富的人。在很多很有作为的富人眼里,有两个钱便志得意满地买件新衣,戴副眼镜……和故事中的乞丐又有什么区别?
故事2 穷人与富翁的梦想只隔一个冬天
渔民阿呆和阿土,都梦想着成为大富翁。
有一天,阿呆做了一个梦,梦见对岸岛上寺里种有四十九棵朱槿,其中开红花的那一株下埋有一坛黄金。阿呆满心欢喜地驾船去了对岸的小岛。岛上寺里果然种有四十九棵朱槿。
此时已是秋天,阿呆便住了下来,等候春天的花开。肃杀的隆冬一过,朱槿花一一盛开了,但都是清一色的淡黄。阿呆没有找到开红花的那一株。庙里的僧人也告诉他从未见过哪棵朱槿开红花。阿呆便垂头丧气地驾船回到了村庄。
后来,阿土知道了这件事,他就用几文钱向阿呆买下了这个梦。阿土也去了那座寺。又是秋天,阿土也住下来等候花开。第二年春天,朱槿花凌空怒放,寺里一片灿烂。奇迹就在那时出现了:果然有一棵朱槿盛开出美艳绝伦的红花。阿土激动地在树下挖出一坛黄金。后来,阿土成了村庄里最富有的人。
阿呆与富翁的梦想只隔了一个冬天。他忘了把梦带入第二个灿烂花开的春天,而那些足可令他一世激动的红花就在第二个春天盛开了!
【感悟】
谁的人生不充满梦想。那朵绝艳的朱槿花几度在你我的心灵深处摇曳,那无限风光我们几度欲揽。然而我们总是习惯于守候第一个春天,面对第一个季节的荒芜,我们往往轻率地将第二个春天弃之门外,将梦交还于梦。
故事3 聪明的工作
有一个小村庄严重缺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村长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使每天都有水。张三和李四接受了这份工作。
张三立刻行动起来,他买了两只大木桶,每日奔波于一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张三很快赚到了钱。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心里很高兴。
李四没有像张三那样买两只桶,而是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几个月后,李四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一年的时间,李四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到湖泊的大容量的输水管道。
在竣工典礼上,李四宣布他的水比张三的水干净,他能够每天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为村民供水,同时价格比张三低25%。这样一来,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立即要求从李四的管道上接水龙头。
李四的想法在继续扩大。他想,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也一定需要水,于是他开始向周围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
这样一来,每送出一桶水李四只赚一毛钱,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人都要消耗这几十万桶水,而所有的这些钱都流入了李四的银行账户中。
【感悟】
一味蛮干,不动脑筋,没有长远眼光,如张三者,工作对他只是糊口。真正的富翁不止是工作,更要考虑如何更聪明地工作、更有效率地工作,建立自己赚钱的系统——如何修筑赚钱的管道,即使自己不工作,让钱也源源不断地流进自己的口袋。
故事1 富翁与服务生的差别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常在一家餐厅里吃便餐。每次用餐后,他都留下一元钱给服务生当小费。
有一天,洛克菲勒又到这家餐厅用餐,餐后他还是给了服务生一元小费。服务生忍不住说:“假如我是你,我不会吝惜给这么少的小费。”
洛克菲勒答道:“就因为这样,你才会是一个服务生。”
【感悟】
面对钱财,很多有为的富人小心翼翼,即便是一些小钱,也从不胡乱支出,而一些不思进取的穷人反而肆意挥霍,看不起小钱,这是一个看似奇怪现象,然而,二者之间的区别却正在这里。
故事2 穷人的春天
一个富人见一个穷人很可怜,发善心愿意帮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付诸了行动,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还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付诸了行动,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穷人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来送种子,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
【感悟】
我们或许都有过像穷人一样的致富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却像故事中的穷人一样没能坚持到底。穷人总是逃避困难,而富人总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这恐怕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区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