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500多个日夜的艰辛,华为终于迎来了一次重大的“逆袭”。
华为Mate60 Pro “未发布先售空”,在数字产业中引发轰动,而其背后所蕴含的信息更是让国内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对华为的回归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最近很多数字行业的人都在热议:华为Mate60 Pro上的麒麟9000 S,究竟由哪个厂商负责生产?难道华为已经不再局限于做芯片的设计,而是开始自己制造产品?
随着华为Mate60 Pro的发布,网上出现了很多网友对其进行了拆解。根据一些网友的分析,虽然没有4 G、5 G的支持,但华为Mate60Pro的平均下载速度却超过了500 Mbps,有时候华为Mate60Pro的下载速度更是高达800 Mbps。就下载速度而言,华为Mate60 Pro可以媲美5 G手机了。【粉丝网】
其次,著名的游戏评测平台安兔兔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华为Mate60 Pro使用的是麒麟9000 S的安兔兔跑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名为Tea3000的网络博客,在华为Mate60 Pro的手机上,看到了海思的标志,以及在手机底部的 CN。这意味着,麒麟9000S处理器是由中国大陆制造的。
目前来看,国内有能力代工7 Nm制程工艺的厂家寥寥无几,而中芯国际则是最有可能代华为生产7 Nm制程工艺的厂家。
中芯国际可能会使用14 Nm的 N+2制程,并通过三维层压等技术进行封装,达到和麒麟9000 S类似的性能。
然而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既然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那么中芯国际就不能再用美国的设备和技术,来为华为制造芯片了。暗中制作?这也太冒险了吧?
当然,如果中芯国际能够突破7 nm工艺的技术难关,对于中芯国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7 nm工艺的成功,也代表着“去美化”的进步。
第二种可能性是华为自己拥有7纳米、14纳米等级别的制造能力。这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华为在国外也投资了不少半导体项目。
第三种可能性是 Cinning,一家位于青岛的芯片工厂。
虽然在业内人士看来,Cinning并不是很出名,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却是中芯国际的前总裁,被誉为“中国芯片之父”的张汝京。 Cinning于2018年成立于青岛。Cinning采用 CIDM共建共享模式运作,简单来说,就是 IC设计公司、终端应用公司、IC制造公司等多方合作伙伴以合资方式共同投资建设晶圆厂,并共享晶圆产能。因此,Cinning虽然才成立5年,但是其背后有着强大的资源和合作伙伴。 Cinning公司的总投资为150亿人民币,该项目完成后,年产8英寸晶圆36万片、12英寸晶圆3.6万片、12英寸光掩板1.2万片。
早在2021年的八月份,Cinning就宣布他们的8寸芯片可以量产了,而且两次量产,合格率都在90%左右。从那时起,关于Cinning的新闻就很少见了。 Cinning到底可以制造出多少纳米的芯片?在当初的介绍中,Cinning公司只有40-28纳米的产能,而且技术含量也不算太高。这也是正常的,毕竟现在的厂房还只是个初步的规模,想要生产出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的元旦期间,Cinning公司的创始人张汝京一共招聘了273位核心人员,其中大部分都是张汝京当年在国外结识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曾经和他一起创立过中芯国际的老同事。这些人,都是14 nm工艺的专家。
除此之外,张汝京还透露,在Cinning的第二阶段项目中,将建设两个芯片工厂,分别用来制造14 nm和14 nm以下级别的芯片,每个月的产能为五万片芯片。
换句话说,14 nm及以下级别的芯片,都在Cinning的计划之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Cinning现在能否制造出14纳米的芯片呢?
可能是出于保密之类的原因,网上对Cinning的了解并不多。而且,从公司结构上来看,Cinning和华为似乎也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请不要忘了,“Cinning”是多个企业联合发起的,那些企业以及他们的客户与华为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
同样,在2021年八月二十三日,美国半导体学会宣布,华为将通过一套秘密的生产芯片的工厂,来规避美国针对华为的制裁。美国半导体学会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公司,比如 Centre。
如果Cinning真能为华为制造出麒麟9000 S芯片,那也就意味着中国芯片行业终于从被欧美打压的困境中走出来了。当然,这些都是等待华为自己揭开的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