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CCAD 2022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大概有3200多家。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由于芯片行业的特殊性,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往往相对聚集。
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是国内芯片设计业规模最大的三个城市。除了这三大传统芯片聚集地之外,紧随其后的还有无锡、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苏州等新兴市场。
从增速来看,2022年国内设计业增速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
武汉第一(增速高达98%)、成都第二(增长55.3%)、无锡第三(增长49%)、重庆(增长48.6%)、合肥(增长47.2%)、杭州增长42%)、济南(增长40.6%)、苏州(增长35.6%)、广州(增长33.4%)、长沙(增长32.8%)。
一、上海
长期以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都处于【粉丝网】
全国领先地 位,也 被称为“中国芯片企业最 密集的 地区”。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已超过 3000亿元,在 全国市场占比中超过 25%。其中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同样位列全国第一,高达1350亿元。
目前,上海市集成电路企业已超1100多家,上市企业共有
29家,其中,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企业就占到了 24家。包括韦尔股份、晶晨股份、澜起科技、复旦微电、芯原股份、思特威、翱捷科技、富瀚微、艾为电子、上海贝岭、中颖电子、恒玄科技、南芯科技、乐鑫科技、东芯股份、晶丰明源、安路科技、聚辰股份、普冉股份、博通集成、钜泉科技、泰凌微、灿瑞科技、新相微。
除此之外,还有紫光展锐这样未上市,但实力雄厚的IC企业,其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三位。
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主要聚集在
张江高科技园区和 临港新片区。 尤其是 张江,是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 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 高、产业链最 完整的 产业聚集区。二、北京
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经过
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产业链相对完备的 产业格局,并呈现出制造带动、设计引领、装备材料稳步成长的 态势。2022年,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达845.8亿元,排名仅于 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目前,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有 500多家企业。代表IC设计企业有
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华大九天、寒武纪、龙芯中科、集创北方、奕斯伟计算、智芯微电子等 。目前北京主要有海淀(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顺义(中关村顺义园)、大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聚集地。
三、深圳
深圳市的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列珠三角地 区首位,规划到2023年建成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是 我 国集成电路产业的 重点发展城市之一。2022年深圳市集成电路营收约为1578.4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达724.2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从重点企业的
空间布局来看,深圳市南山区聚集的 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数量较多,分布有 中兴微电子、力合材料、清溢光电等 企业;其次是 龙岗区,聚集了 深南电路、海思半导体、方正微电子等 企业;福田区主要聚集了 汇顶科技和 赛意法微电子(封装)等 企业;坪山区拥有 中芯国际(深圳)、捷佳伟创(新能源)等企业。目前深圳共有
587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设计企业占比达到66.4%。除了 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汇顶科技之外,还有 国微电子、明微电子、国民技术、比亚迪微电子等 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都聚集于 此。四、无锡
根据,2023年的最新数据,无锡的
集成电路产值已达到2000亿元。其中,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省1/2、全国1/8,集聚包括14家上市企业和 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 内的 产业链企业超400家。2000年以来,无锡先后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8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之一、全国仅有 的 两个由国家发改委认定的 国家微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之一(另一家是 上海)。2022年,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达531.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同时增速高居全球第三。相关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
华润微、卓胜微、力芯微、芯朋微、中科芯、中微腾芯、东晨电子、沐创集成电路、天洛集成电路、海辰半导体等 企业。无锡主要以滨湖区、高新区、蠡园开发区为主,主要布局的
是 制造端和封测端,设计企业的 规模相对较小一些,目前正在 向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和 配套服务等 方面延伸。五、杭州
杭州也
是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基地 之一。2022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达520.9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整体来看,杭州在 集成电路设计环节更具有 优势,在 制造环节也 具备特色工艺,目前正在 大力的 发展封装、材料、设备等 环节。根据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报告称,浙江省85%以上的
设计企业和 95%以上的 设计业务收入均集中在 杭州。在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初,杭州集成电路设计业企业数量超过 100家。经过
多年发展,在 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 一定优势,汇聚了 包括士兰微电子、矽力杰等 大型上市企业,也 包括平头哥、国芯科技、华澜微电子、朗迅科技等 一批处于 国内细分领域领先位置的 中小企业。六、南京
2022年,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累计实现营收568.03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达342亿元。集聚规模以上集成电路企业247家,5年年均营收增速超过
35%,基本形成了 晶圆制造、设计、封测、IEC支撑等 相互协同的 全产业链格局。同时,南京拥有
江北新区、经开区、江宁开发区等 多个集成电路园区,在 5G通讯及射频芯片、先进晶圆制造等方面,都走在 行业前沿。企业与
人才是 高度融合、相辅相成。南京还有 着 众多顶尖高校,如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都对集成电路行业的 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 推动作用。代表企业有
,台积电(南京)有 限公司(台积电南京全资子公司,2016年,投资30亿美元在 浦口经济开发区兴建12英寸晶圆厂暨设计服务中心)、南京紫光展锐、 ARM南京研发创新中心、新思科技(Synopsys南京子公司)、中科芯南京分公司等 。七、武汉
武汉的
存储类芯片在全国处于 领先地 位,引领我 国存储芯片的 研发制造。目前武汉已经形成了 完整的 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投资布局重点在芯片制造环节,同时兼顾设计、封测等 产业环节。2022年武汉芯片设计业高速增长,从2021年的 131.3亿元,增长到了 260亿元,成为全国增速最 高的 城市。目前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当前已形成了
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江夏区)、洪山区)为主体的 发展布局,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 、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园等 。这里聚集着
长江存储、敏芯半导、武汉新芯、武汉华为海思等 实力强劲的 IC设计企业。同时还有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等 高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自1960年3月开始创办半导体相关专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拥有 了 雄厚的 集成电路学科基础。八、成都
成都集成电路发展布局全面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端在内的
全链条发展。目前,成都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 封装测试等 领域已具备规模优势。2022年,成都的 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达到516亿元,位居中西部第一,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 全国水平。2022年成都的 芯片设计业也 实现了 高速增长,从2021年的 137.5亿元,增长到213.6亿元。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
图来看,目前成都市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测的 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双流区、郫都区和 武侯区。相对而言,武侯区和 双流区的 产业链布局更完善。此外,成都市高新区作为成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是 产业发展重要聚集地 。目前,成都拥有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以及中电科10所 、29所 、30所 等 多所 高校和 科研机构。聚集了英特尔、联发科、海思、海光、新华三半导体(紫光旗下)等国内外领先企业,以及中微芯成、国科微、泰格微波、振芯科技、和 芯微、虹微、启臣微等 本土骨干企业。九、西安
西安的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排在 全国前列,不过 相对制造更具优势。英飞凌、英特尔、三星、美光等 企业都在 此设立分部,这也 让西安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拥有 了 良好开端。目前西安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超200家,半导体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此外,西安的
科研院所 、高校资源也 比较丰富,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聚集了 紫光国芯、中兴克瑞斯等 企业的设计业,同时还形成了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隶属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目前,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半导体产业的
核心,集成电路产业集中分布在 软件新城、综合保税区和 长安通讯产业园等 专业化园区。十、苏州
目前,苏州从事集成电路及其相关业务的
企业有 300多家,主要集中在 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昆山市等 区域。截至2022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共有 集成电路重点企业115家,全年实现营收804亿元,同比增长14%。苏州聚集了英诺赛科、纳芯微电子、圣邦微电子、芯联成、东微半导体、创耀科技、敏芯股份、思瑞浦等
IC设计企业。其中大部分也 都位于 苏州工业园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