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鄂狗尾续貂的后40回里是有的,但个人认为这并不符合曹雪芹的本意,贾宝玉对于爱情应该是忠贞的,应该是和薛宝钗并没圆过房的。
宝玉和宝钗他们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他们有共同的回忆,而且宝钗绝色,贾府败落,薛家遭遇大难,也是财帛耗尽,宝钗已经大了,不能入宫了,二家合一门婚顺理成章,开始夫妻和美颇有乐趣,但是内心深处宝玉难忘黛玉,痛苦如同椎刺,夫妻和美依然郁郁寡欢,再加上生活艰苦,一件事或者几件事cj,突然悬崖撒手,说明宝玉出家是没有征兆的,是内心压力和痛苦挤压的结果。
宝玉娶了黛玉也不会幸福,黛玉醋劲不比王熙凤小,看看宝玉第一个女人袭人对黛玉的想法就知道。【粉丝网】宝玉那几个通房丫头是要做姨娘的,宝玉的色心不会消停,黛玉迟早会气死的!红楼梦本身就奇怪,有和尚说木石前盟,还有和尚道士说金玉良缘怎么都有理!觉得宝钗懂事的多适合没有长大的宝玉。
宝玉真的没有爱过薛宝钗吗?看看结婚后他是怎么称呼宝钗
在《红楼梦》问世200年来,读者一直都在“致力”于理清一个关系:没有彼此,钗、黛二人能否得到各自的爱情?其实在原著中,曹公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有没有宝钗,林黛玉的得到的都是百分之百的宝玉的爱;但是如果没有黛玉,宝钗的婚姻则是变数无穷。
“金玉”不曾共振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如果没有黛玉,宝钗对于得到宝玉的婚姻,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或许还有未婚配的宝琴可能也会入贾母法眼。因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黛玉再爱宝玉,也绝非是冲着“宝二奶奶”而来;宝钗却是在去进宫无望后,便觊觎“宝二奶奶”的宝座,随之大观园就传开了“金玉良缘”。
钗黛之异,意在情怀
在红楼中,宝玉似乎对读书先天“屏蔽”,他宁可吃丫鬟口角的胭脂,也不愿读书,连宝钗也曾提醒过宝玉要多读书,多结交达官贵人,但被宝玉不耐烦的叫停了,就这点上来说,两个人的三观是不符的。不信你看他与黛玉一起读《西厢记》的废寝忘食,还有作的诗,又怎敢说他是个冥顽不灵的人呢?
说起诗来,宝钗也作诗,却没有情怀。她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教训黛玉,却以自己富商之女的学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黛玉和宝钗,却是灵魂深处的契合,准确来说,“金玉”未曾共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大婚后,宝玉便再没有喊过“宝姐姐”,提及宝钗,都用“她”代过。只是在赴科举考场前,辞别家人之时,宝玉对宝钗深深的作揖,又喊了一声“姐姐”,那是因为,“我要走了”。其实此时的“走了”,却是真正从要从宝钗身边离去了。
对于宝钗来说,这又是何其不幸。她得到了宝玉的人,可那又是怎样的一个人?面对那个痴痴地把“林妹妹”挂在嘴边上、正眼都不瞧自己一眼的还算是自己的“丈夫”吗?
黛、钗之遇,处处体现“物竞天择”。黛玉要嫁的是一个人,宝钗要嫁的是一家人。一个情深不寿,不免魂归离恨天;一个端重矜持,也落得“琴边衾里总无缘”。这个世界大抵就是这样了,生瑜生亮,三国之殇;生黛生钗,千古一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