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雨寄北简介,下面是粉丝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3、赏析:这首诗所【粉丝网】 前者 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 他 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 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 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 过 巴蜀之游。也 有 人认为它是 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 从诗中所 表现出热烈的 思念和 缠绵的 情感来看,似乎 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寄何许人,有 友人和 妻子两说。诗的
开头两句以问答和 对眼前环境的 抒写,阐发了 孤寂的 情怀和 对妻子深深的 思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 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 诗人刹那间情感的 曲折变化。 语言朴实,在 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 痕迹。与 李商隐的 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 的 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 象征、暗示的 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 ,同样也 具有 “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 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 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 不得归之苦,已跃然 纸上。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 来信,信中盼望丈夫 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 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 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
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 环境和 心情。秋山夜雨,总是 唤起离人的 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 景物来表了 他 对妻子的 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 一个秋天的 某个秋雨缠绵的 夜晚,池塘涨满了 水,诗人独自在 屋内倚床凝思。想着 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 生活和 心境;回忆他 们从前在 一起的 共同生活;咀嚼着 自己的 孤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
对未来团聚时的 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 寂寞思念,只有 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 西屋的 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 蕊花。他 们剪去蕊花,仍有 叙不完的 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 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 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 想象了 来日聚首之时的 幸福欢乐。此时的 痛苦,与 将来的 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 期”,有 力地 表现了 作者 思归的 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