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词,是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因为它篇幅短小,且常常描绘文人眼中难逃浮浪浅薄的美女和爱情,历来被称为“艳科”“小词”。小词如何从爱情的品格升华到人生的境界,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修养?读者又如何能够从小词中领略这种修养和境界?叶嘉莹女士将为您细细评赏,虽小词,大雅存焉。
全部语录:
1、 “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粉丝网】 ”写得真的是 美!“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把帘子打开,“疏帘卷春晓”是 一个春天,一个早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一个春天的早晨,你 把帘子一卷开,就有 一只蝴蝶飞来了 ,“蝴蝶忽飞来”。而且 你 的帘外,你 的 窗外,不只有 蝴蝶飞来,还有 什么?“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外边有 游丝。 春天有 很多游丝,科学家说,游丝就是 春天的 昆虫的 分泌物,游丝,还有 柳絮,满空中都是 那春天的 诱惑,游丝飞絮。“无绪”,它没有 一个条理,也 没有 一个道理,它就飞到你 的 身边,还飞到你 的 头上,“乱点碧云钗”。作为一个女子,头上插着 一个碧玉的 、翠绿色的 玉簪,是 “碧云钗”,而那游丝飞絮,就缭绕到你 的 玉簪 —— 叶嘉莹《小词大雅》
2、 你要把春天留在你的心里,而不是向外去追求。 —— 叶嘉莹《小词大雅》
3、 西方文论说,以前我
们重视的 是 作者 ,说杜甫缠绵忠爱,这是 作者 , 屈原是 缠绵忠爱,这是 作者 ,说温庭筠没有 屈原的 意思,所 以温庭筠就不可以是 缠绵忠爱的 。 作者 他 本来说的 是什么?作者 ,好的人不一定写出好的 作品来,有 理想的 人写出的 作品不一定能感动人,所 以作品才是 重要的 。 我 以前讲过 杜甫的 《秋兴八首》,后来美国的 两个朋友看了 我讲的《秋兴八首》的 书以后,就用语言学,用linguistics来讲这八首诗。他说这八首诗你 们中国人喜欢,曙为杜甫缠绵忠爱,他 一直在 怀念都城,怀念长安,而不是 因为“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好才是 好诗。 —— 叶嘉莹《小词大雅》4、 如
果你 写出一首诗来,写出一首词来,没有 人读,没有 人反应,那只是 一个artfact,只是 一个艺术的 成品,没有 美学的 意义和 价值。当读者 读的 时候,它才有 了 美学的 感受,才有 了美学的 作用,所 以西方人讲接受美学,是aesthetic of reception,是 在 读者 欣赏的 时候才产生了 美学。 —— 叶嘉莹《小词大雅》5、 爱情是
你 把你 真正的 感情都tz进去了 ,你 把你 这个的 这种感情都奉献出去了 ,这是 一种很崇高的 、很神圣的 感情,你 愿意完全奉献你自己,把你 所 有 感情都tz进去。 —— 叶嘉莹《小词大雅》6、 他
说杜甫这八首诗之所 以好,是 因为它的 声音、它的语言、它的 结构、它的 词汇。文学批评就从作者 转到了 作品。 那后来西方人又说作品还不是 关键,是 看读者 的 接受、读者 的 反应,是 接受的 美学,是aesthetic of reception,是 reader response,是 接受的 美学,是 读者 怎么接受的 。可是 王国维他 没有 这些理论,但 他 所 讲的 是他 自己作为读者 的 授受啊,寻三首原来的 词末必有成大事业、大学问的 境界的 读者 ,才从柳永他 们这些人的 词里面读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 这三种境界。没有 王国维的 修养,你 读不出这三种境界来的 。这是 读者 的反应。 —— 叶嘉莹《小词大雅》7、 那么从这个老师的
角度,老师怎么说的呢,老师替他 那个学生,赠序的 学生说,“先生数言”,他 说我们的 老师常常提起来说,“子掞可与 适道”啊。说这个学生可以跟他 “适”,“适”就是 往,就是 这个学生可以跟他 一同去追求学道。这个学道不一定是 修行,入到终南山里面去学道,这个学道是 我 们儒家说的 “士志于 道”。这是 孔子说的 ,一定要追求的 是道,道就是 一种最 高的 ,一种做人的 理想和标准。 —— 叶嘉莹《小词大雅》8、 韦庄写过一首词,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那春天的
花落得你 满头都是 ,游丝飞絮,就绕在你 的 玉钗上了。“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不是 你 的 选择,就是 春天来了 ,春天的 蝴蝶就来了,春天的 游丝飞絮,就沾惹在 你 的 头上了 。于 是 你就被那个蝴蝶,被那游丝飞絮惹动了 。你 就动了 情,你 又 动了心, “肠断江南春思,黏着 天涯残梦,剩有 首重回”。 —— 叶嘉莹《小词大雅》9、 杨生自述其学道之经历,这个学生要学道。很多学生是听老师说学道,然
后说我们也 要学道。可是 学道是 那么简单的 事情吗?学道是 那么容易的 事情吗?你 如 果真是 要学一个最 高的 标准,孔子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孟子说“仰不愧于 天,俯不怍于 人”,你能够做到这样子么? —— 叶嘉莹《小词大雅》10、 在
张惠言的 文集里面,有 一篇序,这篇不是 说我 们写一本书,前面写的 一个序。古人所 谓序,有 所 谓赠序,就是 写一篇文章送给一个朋友,比如 说像韩退之《赠孟东野序》之类的 ,就是 送给一个朋友的 赠序。在 张惠言的 文集里边,有 一篇文章,叫《赠杨子掞序》,就是 送给这个学生的一篇序。不过这篇序虽然 是 张惠言写的 ,可是 并不是 张惠言自己要写给这个学生的 ,而是 代人所 作。张惠言有 几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要送给这个杨子掞一个赠序,他 请老师替他 做了 。也 因为是 老师,大概特别欣赏这两个学生,所 以张惠言这位老师就替这个学生写了 一篇文章赠给那个学生。 —— 叶嘉莹《小词大雅》11、 孟子说,圣人有
几种。“伯夷,圣之清者 也 ”,反正我 身上不能沾上一点污秽,圣之清者;“伊尹,圣之任者 也 ”,可以五就汤,五就桀;“柳下惠,圣之和 者 也 ”,不羞污君,不耻恶名,我 侍奉一个国君,这个国君不是 一个理想的 国君,我 做了 这件事情被你 们大家不谅解,我不畏惧,我 不逃避。像伯夷,如 果我 做了 这件事情是 不合乎 清者 的 道德,我 就不做,因为我 不愿意玷污我 清者 的 持守。而柳下惠,我 不怕我 自己的 玷污,该做我 就做了,所 以每个人的 持守不同。而孔子,孟子说是 “圣之时者 也 ”。应该清的 时候就清,应该任的 时候就任,应该和 的 时候就和 ,那是权,那就是 权变。权是 一个秤杆,上面有 个秤砣,你 要让它保持平衡,你 不能老在 这里,这边重了 这边就斜下去,这边轻了 那边又 斜下去了 ,所 以你 要随时调整你这个 —— 叶嘉莹《小词大雅》12、 孔子也
曾经说追求道不是 一件容易的 事情。《论语》里面有 一段说了 ,有的 人是 可以跟你 论道、谈道,说起来头头是 道,可是 ,没有 一丁点儿实行,都是空言、诳言、大言。所 以有 的 人是 可以论道,但 不能够真正地 追求道。有 的 人“可以适”,就是 往,就是追求道,但 是 不可以立,他站不住脚。他 今天这边追求两下,明天那边追求两下,他不能够持守住啊。孔子说“可与 立”,就算有 一个人他 追求一个道,他 也 守住了 ,他 立定了 ,孔子说,还不可“与 权”呢。权就是 权力的 权,也 就是 权变之权。 —— 叶嘉莹《小词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