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管仲(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粉丝网】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后人将其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共24卷,85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全部语录: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管仲《管子》
2、 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 管仲
3、 一年之计,莫于树谷;十年之计,莫于树木;百年之计,莫于树人。 —— 管仲《管子》
4、 恶恶已甚,谁人堪之? —— 管仲
5、 罚罪宥过以惩之,杀戮犯禁以振之。 —— 管仲《管子 版法》
6、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 管仲《管子・明法解》
7、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 管仲
8、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管仲
9、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 管仲
1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句意】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 管仲《管子•牧民》
11、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 管仲
12、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 管仲
13、 如果你决心称霸诸侯,国家就可以安定富强,你如果要安于现状,国家就不能安定富强。 —— 管仲《管子》
14、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 管仲
15、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6、 异于常情之举,必定暗藏非常之企图。 —— 管仲
17、 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 管仲《管子・禁藏》
18、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 管仲
19、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 管仲
20、 仓廪用都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管仲《管子-牧并能出》
21、 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 管仲《管晏列传》
22、 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 管仲
23、 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 管仲
24、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令者,所以令人知不这真里也 —— 管仲《管子·七臣七的主》
25、 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 —— 管仲
26、 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 管仲
27、 朝忘其也只把,夕过都却其功。 —— 管仲《管子·形势》
28、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丁,谋得兵胜者霸。 —— 管仲《管子·么能大路法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