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制度逐渐形成,希腊文明进入城邦时代。
与此同时,在亚欧大陆的东端,西周政权衰落,华夏文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与争霸兼并、努力一统的华夏地区不同,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独立自治、互通有无的城邦。
城邦源于
希腊文polis,有 城市国家之意,通常是 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 经济政治共同体,其中比较著名的 有 底比斯、达尔斐、雅典、斯巴达等 。希腊进入城邦时代,是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这一时期,不同城邦对不同政治制度的【粉丝网】
实践,奠定了 此后数千年西方政治制度的 基本模式,同时也 构成了 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 基础。比如 ,奉行寡头制的 斯巴达,将统治权集中在 国王手中;实行民主制的雅典,由全体公民共同参与 公共事务的 决策;此外还有 由少数人以政变或内战夺取政权而建立的 僭主制。西方现代国家的君主制、议会制和民主制都可以看作是城邦时期政治制度的变体。
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城邦时代的古希腊文化也是西方文化思想的源头,决定了此后数千年西方文化的走向。
根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
理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 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世界的 几大文明同时进入理性思维时期,出现了 奠定文明模式的知识圣贤,决定其后各自民族的 文化走向 。 在 中国,出现了 百家争鸣;在 印度,出现了 佛陀和 印度教经典《奥义书》;在 欧洲,则是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正如 雅斯贝尔斯所 说:希腊城邦奠定了 西方所 有 自由的 意识、自由的 思想和 自由的 现实基础。 而这时期形成的 精神内核,在 后来的 几千年里不断复兴,给人类文明提供了 源源不断的 滋养。那么,希腊为何会进入城邦时代呢?
史学界对城邦制度何以形成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文字、宗教、财产私有制、人kb炸性增长几种。
其一、文字说:英国学者
古迪和 瓦特提出,在 迈锡尼文消失(公元前11世纪左右)约四个世纪之后,以腓尼基字母为基础的 古典希腊语的 出现,及其在 社会中的 广泛应用是 促使希腊城邦形成的 一个关键因素。他们认为,和 其他 传统社会不同,在 古代希腊,文字一经出现,即得到十分普遍的 推广与 广泛的 使用,通过 文字,城邦公共生活的 规范和 准则、共同信仰和 集体意识得以确立,从而在 很大程度上把城邦的 模式固定下来。其二、宗教说:法国学者
波里尼阿从宗教崇拜的 演变来探讨城邦制度的 形成,提出古风时代早期希腊各邦保护神及其宗教崇拜的 确立象征着 古典城邦的 形成;希腊文明研究专家布克哈特也认同这种说法,他 还进一步指出,最 初的宗教信仰很可能就是 父系和 祖先崇拜,通过 这种崇拜,希腊人确立了家庭观念和 一夫 一妻制度,与 此同时也 确立了 土地 所 有 权制度,因为希腊人的 私有 土地 最 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 祖先坟墓。其三、财产私有
说:迈锡尼文明时期,经济结构以王宫为中心,随着 迈锡尼中央集权的 崩溃,地 方贵族分享了 王宫的 权利,同时也 控制了 绝大部分的 土地 。贵族统治阶层对政治权力和 经济资源的 垄断性控制导致了社会下层为争取政治与 经济权利而进行的 斗争,进一步引发了 社会大变革,正是 在 这种变革中,财产私有 制确立,城邦制度逐渐确定下来。拿斯巴达和
雅典举例,在 斯巴达,通过 对平等 分地 的 分配确立了 “禁止所 有 的 自由人从事追求财富的职业,并规定他 们唯一的 职责在 于 保卫城邦自由”的 城邦观念,进而产生了 与 之相应的 公民共餐制、随时服兵役制度和 共同教育制度。在
雅典,下层农民与 贵族之间的 斗争则更为直接地 导致了 土地 私有 制的 确立。梭伦改革的 直接原因是 贵族统治阶层对土地 的 垄断,以及由此而导致的 下层农民的 不满。通过 改革,雅典确立了私有 财产继承自由、公民享有 平等 的 政治权利、城邦事务由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裁决等民主制度。其四、人口增长说:剑桥大学古典考古学教授斯诺德格拉斯认为,希腊城邦的
出现源于 公元前760年左右,希腊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 保护神神庙的修建成为城邦兴起的 标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中期。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之前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第一、迈锡尼文明解体-希腊世界进入黑暗时代。(公元前11世纪)
上古时期的
亚欧大陆,文明城市最 早诞生于 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 尼罗河三角洲和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由于连接两河文明和希腊半岛的 陆路阻碍重重,最 先对古希腊产生影响的 是 水运发达的 古埃及文明。位于 爱琴海域南端的 克里特岛最 先汲取了 埃及文明,岛上的 米诺斯王国一方面吸收古埃及文明的元素,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的 岛屿环境和 商贸枢纽位置,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 海洋贸易型文明,即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 公元前14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遭遇贸易网络崩溃和锡拉火山喷发等 一系列灾难,少数米诺斯遗民渡海北上至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城市迈锡尼,带去了 先进的 艺术、技术和文化等 。承袭自米诺斯文明的
迈锡尼,旋即在希腊半岛确立了 优势地 位,并逐渐成为希腊氏族部落的 领主。迈锡尼致力于开拓东地 中海的 商业贸易,并在 黑海、小亚细亚西侧等 地 建立了 一系列贸易据点。在
迈锡尼时代,位于希腊半岛中南部的 伯罗奔尼撒半岛、塞萨利盆地 和 阿提卡半岛是 希腊文明的 核心区域。随着 公元前12世纪亚欧大陆族群的迁徙,东地 中海沿岸贸易据点相继受到冲击。与 此同时,自亚欧大陆腹地 迁徙而来的 族群不断侵扰希腊半岛北部,并推动北部的 多利安人南侵,占据了 整个品都斯山脉地 区和 伯罗奔尼撒半岛。多利安人的到来直接导致由迈锡尼主导的 希腊联盟体系不复存在 ,古希腊陷入黑暗混乱时期。第二、黑暗时代向早期城邦时代过渡-荷马史诗中的希腊世界。(公元前11-9世纪)
迈锡尼文明解体之后直至早期城邦崛起的
希腊世界,被荷马记录在 《伊利亚特》《奥德赛》之中,故这一时期又 被称为荷马时代。迈锡尼文明灭亡后,希腊大陆有
过 一段相当长时间的 人口下降与 社会衰退时代,引用古典学者 罗宾·奥斯邦的 说法,这一时期的 希腊大陆,近似一块被擦光了 的 白板。几乎所 有政治体系都归于 瓦解,取而代之的 是 人口数量不大、组织相对原始的 小型共同体,如 伯罗奔尼撒西南美塞尼亚地 区的 尼科利亚、阿尔哥斯、阿提卡的 雅典、优卑亚岛上的 勒夫坎地等 。这些共同体的 典型特征是 缺乏集中的 权力和 成型的 官僚系统,首领既缺乏超出共同体一般成员之上的 权威,也 缺少让自己权威延续的经济基础和 手段,因此共同体成员大体平等 。各共同体都保持某种程度的 自治,相互之间少有联系,在 所 谓黑暗时代的 孤立中,尝试集体面对外部世界,并找到解决自己面临问题的 方法。集体议事和 决策的 机制,或许就是 在这样的 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 社会结构和 组织都接近于 荷马笔下的 城邦。第三、铁器的使用推动早期城邦兴起(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
在
荷马时代之末,铁制工具普遍使用,农业中装有 铁铧的重犁及铁锄、铁斧、铁锹施展威力,希腊多山而贫瘠的 土地 因之成片地 得到开垦与 深耕。各地 除种植葡萄橄榄两大经济作物外,粮食生产也 有 较大增长,而手工业中制陶、造船、冶金业的 发展尤为明显。与此同时,希腊世界恢复了和东方的海运贸易与文化联系。
在
希腊社会内部,阶级分化明显,奴隶逐渐增多,终于 达到建立城邦——早期的 奴隶制国家的 程度。首先建立城邦的 是 邻近东方文明的 小亚细亚沿岸地区和 爱琴海诸岛,以及希腊本土的 雅典、勒夫 坎地 等文化最 发达地 区,继之而有 多利亚人占据的 伯罗奔尼撒半岛和 克里特岛等 地 ,中希腊和 北希腊也 迅速赶上,纷纷建城立国。因此,在 公元前750到前700年间,众多的 城邦涌现于 希腊世界,如 满天星斗般闪现文明的 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