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尧曰》: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西周初年,周王室刚取得天下。年幼继位的周成王,国家大事全有赖于叔父周公来处理。商朝灭国之后,商王室并没有因此灭绝。“灭国继绝”更是当时的传统,尽管消灭的一个国家的王室,但是民心依旧归附于它,新来的政权是没有办法好好管理的。对于周王室来说,殷商的遗民更是如此,从根本上看不起周人的殷商子民,尽管受周王统治,也拒不服从。因此,周王决定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殷商继续带领这群“殷顽”。【粉丝网】
没想到,武庚不识好歹,与
管叔蔡叔联手想要复辟商王朝,最 终只落得逃亡的 下场。 可武庚可以逃离,但 留在 商朝故地 的百姓可不能离去。 于 是 ,周王封商纣王的 哥哥微子启在 商朝故地 继续延续商王香火,其封地 就位于今日的 河南商丘。 这个封国,就是 传世长达800多年的 宋国。微子启地
位特殊,由于 是 前朝王室,因此被周王尊为王侯,称为“三恪”。 宋国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到战国晚期才被消灭。宋国的 灭绝,也 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它先是 在 宋康王的 治理下兴盛,一度向 外发展。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大杀四方,引起手下败将的 仇视。于 是 ,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并瓜分宋国领土,宋国至此灭绝。宋国从建国开始,就没有
更换过首都,一直在 商丘安居乐业。对于 宋国的百姓来说,在 那个动荡的 年代,可以安生在 一地 ,也 不失为一种幸福。现今位于 商丘市睢阳区的 古宋乡内,宋国故城已经被发掘出土。宋国故城遗址平面图
宋国故城大约是
现今商丘古城的 十倍之大,因座落于 古睢水之南,又 名睢阳城。1994年至1997年由张光直先生和 中美联合考古队共同发掘,最 终确认为周朝宋国故城。宋国故城的 所 在 地 ,历朝历代均有 发展。因此,此处的 城址考古更加困难。商丘中,有 六城叠加的 遗存遗迹,属于 城摞城的 关系。位于 商丘最 上层的 ,是 明代留下来的遗址,是 保存基本完好的 明朝归德府城。在 归德府城下,有 宋代应天府城、隋唐宋城、更底下还有 两周时期的宋国故城。位于
商丘的 宋国,土地 并不肥沃。宋国百姓为了 生存,就收集毛皮等 物,到西边的 洛阳去交换粮食。更由于 宋国所 在 的位置是 中原枢纽,南来北往必经之地 ,因此货物交流频繁,宋国百姓也 深通经商之道。除此之外,宋国储君的继位方式,也 与 其他 国家不同。一般而言,其他 国家都是 父死子继,但 宋国就有 着 兄终弟即的 传统。原来,是 因为宋国开国国君微子启死后,继位的 是 他 的 弟弟微仲。这才展开了 兄终弟即的 传统。微子启毕竟是
商王后代,尽管周王室“灭国继绝”,也 还是 要留一手保身。因此,微子启的 微伯及其后代均在 周朝作史官。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就近看管的手段。而且 微子启的 嫡系都不能继承宋国的 君位。既然 如 此,就只有 弟弟微仲可以接下宋君的 位置了 。如
果兄终弟即的 传统可以一直延续,那或许宋国王室内乱就不会如 此频繁。只可惜,在 微仲之后的 宋君,即是 微仲之子宋公稽。这下既有 “兄终弟即”,也 有 “父死子继”,宋国的 君位继承简直就是 一团混乱。于是 ,宋国一直内乱不断,国君继位基本都是 被弑杀后的 传位。除此之外,宋国还时常干涉临近的卫、郑等 国内政,弄得举国内外纷乱不休。不过
,到了 公元前651年,宋襄公继位了。所 谓“时势造英雄”,宋襄公在 位时,正好碰上了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 离世。齐桓公之后的 齐国,更是 迎来了 五公子互相争夺王位的 内乱。顺势而为,并恪守约定的宋襄公,依照齐桓公的遗愿,护送齐公子昭返回齐国就任国君。此后,宋襄公在 整个中原便成了 小有 名气的 国君。宋襄公野心勃勃,更想九合诸侯,荡平乱世。因此他 更安排诸国会盟,想要成为第二个齐桓公。但小国兵乏马弱,意欲统领诸国,无异于
引火自焚。自以为能控制局面的 宋襄公,最 后吃了 楚成王的 大亏。两方交恶后,宋国借故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一起攻打臣服于 楚成王的 郑国。于 是 ,楚成王发兵来犯,展开了 扭转宋国国运的 战争——泓水之战。泓水之战后,宋国大败。此后,宋国再也
没有 压服中原诸国的 影响力,相反的 ,楚国向 北侵略反而是 更加顺风顺水。但 宋襄公虽然 大败,却在 此时做了 一件庇荫子孙的 大事,礼遇接待流亡在 外的 晋公子重耳。也 正是 这次的 恩情,让后来晋文公壮大时,曾援助宋国,而宋国也 得以苟延残喘在晋楚争霸之间。自公元前638年的
泓水之战后,一直到公元前328年,宋国一直都处于 弱势的 阶段。虽然 国力衰败,但 宋国还是 有 一点军事实力。宋景公在 位时,与 邻近的 曹国交恶,两方交战之下,宋景公反而占了 上风。后来,甚至灭了 曹国。要说宋国没有 一丝军事力量,那也 不至于 此。但 宋国就在 这高不成低不就的 状态下,持续了300年之久。终于
,在 公元前328年,宋国出了 一位看似可以力挽狂澜的 领袖,但 没想到,他 却是 末代宋君。这位悲情君主,就是 宋康王。宋康王在 位11年后,开始自称为王。而好战的 宋康王,力图向 外发展。他 向 东攻打齐国,取得了 五座城池。向南讨伐楚国,推进了 300里的 土地 。更向 西攻打魏国,攻下了 两座城池。不止如此,宋国还攻灭了 滕国,并完全占领滕国的土地。一时间,宋国风生水起,所 向 披靡。自此宋国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
齐、魏为敌国。”这样不可一世的
霸主,不容各国君王忽视。各诸侯国的 君王开始同一阵线的 诋毁宋康王,并说他 对内统治暴虐,诸侯皆呼之“桀宋”。正当宋国以为可以扬眉吐气,扭转命运的时候,一场内乱发生。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等 待时机的 齐、魏、楚等 国眼看时机成熟,发兵讨伐宋国。宋康王只得出逃,但 最 后却死在 魏国的 温邑。同年,宋国灭亡。自微子启开始,宋国国祚长达829年,期间人才辈出,庄子、孔子、墨子、惠子都与
宋国颇有 渊源。宋国成为道、儒、墨、名等 思想家的 源头,俨然 成为“礼仪之邦”。庄子,生于
宋国蒙。蒙位于 今日商丘市蒙县故城一带,庄子便出生于 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而万世师表孔子,虽然 生于 鲁国陬邑,但 孔子的 父亲叔梁纥,却是 一个地 道的宋国人。当年叔梁纥为了 逃避宋国战乱,才前往鲁国避难。在 商丘古城中,有 一处成为文雅台的 遗址。此处便是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 宋国讲学授礼的 地 方。不过 ,当时的 宋国司马桓魋可不待见孔子。司马桓魋气得想杀孔子的
原因,还得算在孔子自己口无遮拦的 缘故。孔子推崇薄葬,认为厚葬劳民伤财,没有 什么好处。但 司马桓魋却崇尚厚葬,他 自己的 石棺做了 3年还未完成,可见精工细活。对此,孔子便说:“像这种奢靡的 人,死了 还是 赶紧腐烂的 好。”尽管立场不同,也 不至于 咒骂他 人,所 以司马桓魋很气愤,听到孔子来到宋国讲学,自然 气冲冲的 前来寻仇。前493年,孔子来到宋国文雅台旁的
大树下和 弟子习礼,闻讯赶来的 宋国司马桓魋,气冲冲的 要当场取了 孔子的性命。孔门弟子见状,打算带着 孔子尽速离去。怎料,孔子在 逃离的 时候,还不忘再骂人家一次: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上天赐予了
我 这样的 德行,你 司马桓魋能奈我 何?然 后赶紧换上平民的 衣服逃走……简单来说,孔子的 精神胜利法已经到了 宗师级的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