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3月22日,德国作家歌德逝世。
歌德一生著作无数,我们熟知的就有《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关于歌德的文学地位,恩格斯形容得很好,说“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歌德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博大而影响深远,因此有“魏玛的孔夫子”的美称。不过歌德也有常人的一面,他情感丰富,乐于交际,朋友无数,恋爱对象也数不过来。接下来我们为你介绍这位大文豪的不同侧面。
第一、他是《浮士德》的作者,世界顶级大文豪。【粉丝网】
18世纪的
德国处于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境内民族分裂,小邦林立,封建势力顽固。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带兵入侵,这一局面才被打破。拿破仑迫使弗朗茨二世退位,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想了 解更多关于 “神圣罗马帝国”内容请到962年2月2日的罗马)在
这个过 程中,德国文学经历了 三个阶段:启蒙运动时期、狂飙突进时期和 古典时期。歌德是 狂飙突进时期的 代表人物。后来歌德和 好友席勒走向 了 古典主义,又 开启了 古典时期。歌德也 在 这一过 程中从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世界顶级的 大文豪。歌德仅用了
四个星期就创作出世界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小说具有 崇尚自由、反抗封建专制的 性质,一发表就引起巨大轰动,很快被译成英、法、意等 二十多种文字。 许多青年纷纷效仿维特的 服装打扮,有 的 甚至模仿维特开枪自杀。据说有
个姑娘因为失恋跳河自尽,打捞上来后在 姑娘的 口袋里发现了 一本《少年维特的 烦恼》,歌德不得不去姑娘家探访。 为防止类似的 悲剧发生,图书再版时歌德在 书中加了 说明,来劝年轻人不要轻生。“五四运动”之后,郭沫若曾把《少年维特的烦恼》译成中文版,这本书引起了中国青年的极大共鸣。
aa此篇内容在:Book I《浮士德》则是
a 歌德根据德国民间浮士德的 cs创作出的 诗剧,全书12111诗行,历时60年,是 歌德一生的 文学结晶,反映的 是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多年的 精神发展史,其思想艺术魅力可以和《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相媲美,因此这四本书被并称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歌德也 就因此可以和 荷马、但 丁、莎士比亚比肩,成为世界顶级大文豪。a浮士德此篇内容在:浮士德-1第二、他是“魏玛的孔夫子”。
歌德所处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已通过利玛窦(想了解更多关于“利玛窦”的内容请到1608年3月6日的北京)的
译介传入欧洲,歌德读过 不少中国经典。加上歌德受斯宾诺莎哲学的 影响,实际上他 相信的 是 一种泛神论,不是一般人相信的 那种鬼神思想,这与 孔子的 不以怪力乱神的 思想不谋而合。而且 歌德作为古典主义者 ,主张重视现实,积极作为,和 孔子的入世态度很相似。像孔子的
言行被后人整理成《论语》一样,歌德的 助手爱克曼也 把歌德的 言行整理成了 《歌德谈话录》。如 今这本书已成为享誉世界的 文学理论著作,相当于 文学领域的《论语》。此外,像世界许多国家都有 孔子学院一样,歌德学院也 遍布世界,二者 的 功能类似,一个推广汉语、一个推广德语,都是 文化交流机构。歌德多半生都是在魏玛度过的,最后也死在了魏玛,被称为“魏玛的孔夫子”。
第三、他是情感丰富的交际家。
作家、思想家身份之外的歌德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交际家,朋友和恋人无数。
就像民国时期以做胡适的
朋友为豪一样,当时能够做歌德的 朋友也 是一种荣誉。歌德不仅长得英俊,而且 学识渊博,谈吐优雅,举止庄重,加上歌德当时在学界和 政界的 地 位,和 胡适比有 过之而无不及。歌德为人慷慨,经常帮助有
才能而无地 位的 青年,所 以他 人缘极好。哲学界的 费希特与 他 交好,谢林和黑格尔都受过 他 的 提携,对他 感恩戴德无比尊重。(想了 解更多关于 “谢林”的 内容请到1775年1月27日的符腾堡)席勒与
歌德并肩作战,连死后歌德都要和 他 葬在一起。拜伦比歌德小近40岁,歌德无比欣赏这位小朋友,还把他 写进了 《浮士德》中,浮士德与 海伦之子欧福良就是拜伦的化身,欧福良的 早夭好比拜伦的 英年早逝,是 一幕壮烈的 悲剧。歌德还有
一位音乐家朋友——贝多芬,他 们之间的 故事有 个桥段广泛流传。说他 俩同行时遇到了 权贵的仪仗队,贝多芬挺胸而过 ,而歌德却摘帽行礼,贝多芬因此看不起歌德。实际上贝多芬对那次经历很懊悔,之后他 不许别人用轻蔑的 口吻谈论歌德,并表示为了 歌德他 可以牺牲十次生命。歌德的
一生,也 是 恋爱的 一生,他 的 恋人至少有 十几个。爱情是 歌德创作jq的 来源,他 为恋人们写过 大量的 情诗。歌德与 她们的 恋情往往是 柏拉图式的 ,只有 精神的 交往而没有 突破肉体的 界限。例如 施坦因夫 人,歌德给她写过 1800多封信,但 施坦因夫 人是 有 妇之夫 ,两人最 终也 没走到一起。歌德在23岁时爱上了
19岁的 少女夏绿蒂,但 夏绿蒂已有婚约,歌德只好痛苦地 放弃,一度差点成了 饮弹自尽的 维特,不过 这段感情为歌德创作《少年维特的 烦恼》提供了素材。歌德39岁时爱上了 年轻的 女工克里斯蒂娜,由于 二人身份悬殊,这份感情不为上流社会所 容,歌德与 她同居18年都没有 结婚,但 克里斯蒂娜可以随意支配他 的 财富。18年后,耶拿战役的 火焰烧到了 家门,克里斯蒂娜对歌德舍命相救,歌德感动之下,终于 下定决心,与 克里斯蒂娜正式结婚。此时两人的 儿子都已经17岁了 。妻子去世后,70多岁的 歌德曾追求一个19岁的 少女,但最 终以失败告终。歌德的
伟大在 于 他 思想和 情感的 包容性,他 始终以开放的 态度对待不同的 文明与不同的 人,所 以他 总是 能与 时俱进,最 后成长为世界顶级的 大文豪和 大思想家。东西方文明的 的交流与 进步,需要的 正是 这种精神。历代评价
1.其为人有包罗万象之概。故其思想亦广大浩漫,如大洋之无限。而其文章,则感兴奔流,一泻千里。
——过敏:《与靡非斯托共舞:歌德其人其作》
2.歌德,不仅是一个善良和伟大的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歌德是德意志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