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人。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少时孤贫,笃志好学。南朝宋时期,起家奉朝清。南齐建立后,任征虏记室、太子家令、著作郎。隆昌元年(494年),任国子祭酒。后协助梁武帝萧衍即位,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开国侯。天监二年(503年),任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前将军。不久又提升为尚书令,兼太子少傅。天监九年(510年),改任左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少傅。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于任上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谥号为隐。
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
周颙等 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 方法应用于 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 新境界。其诗与 王融诸人的 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 从比较自由的 古体诗走向 格律严整的 近体诗的 一个重要过 渡阶段。人物生平
笃志好学
沈约左眼有【粉丝网】 他 的 父亲沈璞在 元嘉三十年(453年)被诛杀,沈约当时年纪还小,偷偷跑掉了 ,后来赶上朝廷大赦天下,才免于流亡。但 也 成为了 孤儿,家庭贫穷。 沈约专心好学,日夜兼读不知疲倦。他的 母亲担心他 用功过 度而生病,经常把油灯的 油少放些好让他 早些睡觉。沈约白天读的 书,晚上就能背下来,于 是对不少典籍都很熟悉,会写文章。
两个瞳孔,腰上有 颗紫色的 痣,聪明过 人。由宋入齐
沈约刚做官时任奉朝请。济阳蔡兴宗听说他
很有 才华而十分看重他 。 蔡兴宗担任郢州刺史后,任命沈约当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蔡兴宗曾对他 的几个儿子说:“记室沈约人才德性都堪作老师和表率,你 们要好好地 待他 ,向 他 学习。” 后来蔡兴宗任荆州刺史,又 让沈约担任征西记室参军,并兼任厥西县令。 蔡兴宗死后,沈约任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参军,兼任记室。后进京任尚书度支郎。齐朝初年,沈约任征虏记室,兼任襄阳县令。侍奉齐朝的
文惠太子萧长懋。文惠太子入主东宫后,沈约担任步兵校尉,主管文书记载,在 永福省值班,校订四部图书。当时东宫人才济济,而沈约尤其受到赏识与亲睐。每逢值班去见太子,总是 谈到太阳落山才出来。 当时王侯到东宫,有 时不能进宫,沈约总是 劝说太子,替王侯传话。太子说:“我 平生很懒,很晚才起床,这你 是知道的,和 你 交谈讨论后,就忘记睡觉,如 果你 要我 早点起床,可以时常早些进宫中来。”于 是 提拔沈约为太子家令,后来又 让他兼任著作郎,历任中书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 当时竟陵王也 在 招徕有 才华的 人,沈约同兰陵的 萧琛、琅笽的 王融、陈郡的 谢朓、南乡的 范云、乐安的 任昉等 人都在竟陵王门下交游,时称网得天下才子。不久,沈约又 兼任尚书左丞,后来又 任御史中丞,转车骑长史。隆昌元年(494年),沈约被任命为吏部郎,出任宁朔将军、东阳太守。齐明帝即位后,提封他
为辅国将军,征辟为五兵尚书,升任国子祭酒。齐明帝死后,宰相当权执政,尚书令徐孝嗣让沈约撰写遗诏,提升他 为左卫将军,不久又加封通直散骑常侍。永元二年(500年),因母亲年老,沈约上书请求免去职位,朝廷改任他
为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萧衍在
竟陵王的 西邸时,与 沈约颇有 交情。永元三年(501年),萧衍起兵攻占建康城后,任命沈约为骠骑司马,原来所 任的 冠军将军、征虏将军等 职仍然 保留。积极劝进
当时萧衍功业已成,天意人愿都归属于他
,沈约曾试探性地 给萧衍提及代齐的 话题,萧衍没有 做声。过了 几天,沈约又 进言说:“现在 与 过 去不一样,不能指望用淳朴的 风气来期许万物,士大夫 攀龙附凤,都是 希望取得一点点功劳,以保住自己的 福禄。如 今幼小孩童、放牧的 老百姓都知道齐朝的 天下已经完了 ,没有 人不说天下应当归您主宰的 。天象和 人事都表现出改朝换代的 迹象,特别是 永元以来,这种迹象更加明显。巫师预言说:‘行中水,作天子。’这就像写在白纸上的 黑字一样明白清楚。上天的 意志不能违背,民众的 心情不能不顾及。如 果是 天命决定了的 ,虽说想谦让推脱,也 是 不可能的 。”萧衍说:“让我 再想一想。”沈约继续进言道:“您最
初在樊、沔一带带兵起义时就应该考虑好,现在 帝王的 大业已完成,何必再思考呢。过 去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刚进入皇宫时,民众便说这是 我 们的 君王。周武王不违背民众的 意愿,立即正位也 没有 再去细想。您自从到了 京城,气运就已经发生了 变化,和 周武王相比,只是 快与 慢不一样罢了 。如 果不早日把帝王的 大业定下来,顺应天神与 人民的 愿望,假如 有 一个人反对,就会损害您的 威望与 名声。况且 人心不像铁和 石头一样一成不变,世上的 事情也 不能保证不发生变化,怎么能像建安时的 魏武帝那样把人臣的 名分留给自己的子孙呢?如 果皇帝回到首都,公与卿都在 各自的官位上,那么君王与 臣子的 名分就定下来了 ,不再会产生其他的 想法。君王在 上很贤明,臣子们在 下面很忠诚,怎么还会有人敢和 您一起作乱呢?”萧衍认同了沈约的 看法。沈约离开后,萧衍召见范云并告诉他
沈约的 意见,范云的 回答也 和 沈约的观点基本一致。萧衍说:“看来聪明人的 看法无意中一致了,你 明天早晨和沈约一起再来。”范云出来告诉沈约,沈约说:“你 一定要等 我 一起去。”范云答应了 他 的 要求。 而第二天沈约偷偷在 范云的 前面进宫去见萧衍,萧衍让他 先筹划有 关事项,沈约从怀中取出早就写好的 诏书和 官员设置情况的 文书,萧衍看后基本没有 改动。过 了 一会儿范云到了 ,到宫殿门前没法进去,在 寿光阁外面来回走动,口中不停地 说“怪事”。沈约出来后,范云问他 说:“结果怎么样?”沈约把手抬起来指向 左边,范云笑着 说:“没有 辜负我 们的 希望。” 过 了 一会,萧衍便召见范云并对他 说:“平时和 沈约待在 一起,没有 发现他 有 什么不同于 别人的 地 方。今天他的 才能和 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真算得上见解高明的 人。”范云说:“您重新认识了 沈约,也 和 沈约现在 重新认识了 您是 一样啊!”萧衍说:“我 从发兵起义到现在 已经三年了 ,有 功的 臣子和 将领,确实有 他 们的 功劳,然 而完成帝王大业,功在 你 和沈约两位。”荣宠一时
梁台建立后,沈约担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还兼任右仆射。萧衍祭天登上帝位后,沈约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食邑千户。沈约接到诏书的
当天,右仆射范云等二十多人都来拜望祝贺,当官的 和 老百姓都以此为荣耀,感到很光彩。很快,沈约又 被提升为尚书左仆射,仍然 任散骑常侍。不久又 兼任领军,加侍中官职。天监二年(503年),沈约的
母亲去世,皇帝亲自前往凭吊。因沈约年老体衰,不能悲伤过 度,所 以皇帝派中书舍人帮沈约谢绝宾客来访。朝廷举用沈约任镇军将军、丹阳尹,可以设置辅佐的 员吏。 服丧完毕,沈约被提升为侍中、右光禄大夫 ,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关尚书八条事,后又 被提升为尚书令,仍兼任原来的 侍中、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等 职。沈约多次上书请求辞官后,改任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前将军,可以设置辅佐的 员吏,仍兼任侍中,不久又 提升为尚书令,兼太子少傅。天监九年(510年),沈约改任左光禄大夫,仍兼任侍中、太子少傅,赐给演奏乐曲的乐队一部。
忧惧而死
沈约虽长期担任宰相职位,但
他 自己却对御史台的 工作有 兴趣,不少人也 都认为他 适合在 御史台任职,但梁武帝始终不取用他 ,于 是 沈约请求辞职,又 得不到梁武帝的 同意。沈约与 徐勉向 来很好,便给徐勉写信向 他 诉说。徐勉在 梁武帝面前为他 求情,请求按三司的 标准让沈约告老还乡,梁武帝没有 同意,只是 给沈约增加了 鼓乐的 种类和 乐队人员。 不久加封特进,仍任光禄、侍中、少傅等 职。梁武帝对大臣张稷心存旧怨。张稷死后,梁武帝同沈约谈起此事,沈约说:“尚书左仆射出任边境州郡的
刺史,这是 过去的 事,何必要再提它呢?”梁武帝认为沈约在 庇护亲家,便很气愤地 说:“你说这种话,还算是忠臣吗?”接着 便起驾回宫。沈约很恐慌,竟没注意到皇帝已起身回宫,仍然 呆坐在 那里。 回到家后,沈约仍心神不定,未至床边便坐下,以致坐空而摔倒在 地 上,并因此而得病。病中梦见齐和 帝萧宝融用剑割断了 他 的 舌头。请来巫师察看的 结果竟跟他 梦中所 见相一致,于是 沈约请道士向 上天奏赤章,说梁武帝萧衍禅代之事并不是 自己的 主意。梁武帝派御医徐奘去给沈约看病,回宫后徐奘将这些情况全都告诉了 梁武帝。在
此之前,沈约曾陪同梁武帝宴游,正赶上豫州献上时令贡品栗子,直径达一寸半,梁武帝对此感到很新奇,问沈约说:“史书上关于 栗子的 典故有 多少呢?”并和 沈约一起将所 记忆之事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所 知的 比高祖少三件事。出宫后沈约对人说:“皇帝很要面子,护短,如不让着 他 他 就会羞愧而死。”梁武帝认为他 的 言论太不恭敬,要惩治他 。经徐勉恳切地 劝谏,梁武帝才罢休。而这次听说了赤章的 事,梁武帝特别生气,多次派使者 谴责沈约,沈约恐惧而死。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于
任上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诏赠本官,赐钱五万,布百匹。 有 司将沈约的 谥号定为“文”,梁武帝说:“沈约的 才情,还没全部表达出来,应该用 ‘隐’字”,于 是 改谥号为“隐”。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攻下建康,但
对称帝一事犹豫不决,沈约此时抓住时机力劝萧衍称帝。萧衍坚定了 决心之后,沈约又 连夜帮助萧衍起草诏书。而在 梁朝建立后,在 关于 齐和 帝的 处置问题上,沈约又 主张杀掉齐和 帝以绝后患。可以说,沈约助梁武帝萧衍成就帝业,是 南朝梁的 开国功臣之一。史学成就
在
史学研究上,沈约博物洽闻,于晋、宋、齐、梁四代之史皆有 撰述,所 撰《宋书》更成传世之作。在 沈约编纂《宋书》之前,南朝宋人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等 已相继编纂《宋书》。其中,徐爰以何承天、苏宝生编纂的 《宋书》可谓集《宋书》编纂之大成。徐爰所 修《宋书》虽流行于 当时,但 沈约指出其存在 诸多问题,多非实录,难以取信。针对徐爰《宋书》存在 的 种种不足,沈约在 兼采众家关于 《宋书》编纂成就的 基础上,制成新史。从齐永明五年(487年)春天,他 奉诏修撰《宋书》,于 次年二月完成了 纪传部分70卷,随后又 耗时多年精心编纂《宋书》诸志,最 终刊成《宋书》100卷。沈约对于 如 何编纂一部新《宋书》,有 着全局的观念和 全面的 思考。他 首先重新确定了 全书记载的 范围,将“非关后代”的 晋史人物一并刊除。在此基础上,对徐爰所 纂《宋书》中臧质、鲁爽、王僧达等 人物传记重加改写,删改因本朝人写本朝事而造成的 曲笔讳饰;在 史料的取舍上趋于 客观,力求对于 刘宋历史的 撰写达于 “实录”。同时,沈约还就徐爰旧本所 缺的 内容,补撰了 自永光以来14年间的 史事,从而使得刘宋一代之史臻于 完备。沈约撰成《宋书》“八志”是
其重大功绩,“八志”共30卷,分别为《律历志》3卷、《礼志》5卷、《乐志》4卷、《天文志》4卷、《符瑞志》3卷、《五行志》5卷、《州郡志》4卷、《百官志》2卷。沈约承继前代史家重"通"的 编纂理念,历经多年,著成八篇典志,于 典制记载溯源秦汉,尤详魏晋,弥补了 《三国志》、《后汉书》缺载典制的 缺陷。沈约开创了
“因事附见”的 编纂方法。所 谓“因事附见”的 编纂方法,即记载某人或某事的过 程,因牵涉其他 人或事,而为之附带记载,以省去为之重新立传。从《宋书》的 记载来看,这种“因事附见”的 编纂方法极为普遍,如《刘道规传》附带叙述刘遵履历,《庐陵王义真传》附带记载段宏履历,《何承天传》附带叙述谢元履历,《何尚之传》附带叙述孟觊履历,《谢灵运传》附带叙述荀雍、羊璿之、何长瑜三人履历等 。这种方法对后来史家的历史撰述产生了 深远影响,如 萧子显撰写《南齐书》便承继了 这种编纂方法。此外,沈约还在
《宋书》之中,灌注了 他 对门阀士族与 寒门庶族地 位升降、佛教在 南朝的 传播与 儒家伦理之间的 张力、南北民族矛盾与 融合等 现实问题的 深沉思考,提高了 《宋书》的 质量,使之在中古时期产生的 多部断代体正史中占据着 比较重要的 地 位。文学成就
沈约是永明体的倡导者之一,其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领导了时代的风气。
辞赋
沈约的
辞赋作品,由于 六朝文献的严重散失,其中大部分已经佚去,现在 所 能看到的 ,只有 从唐代欧阳询所 编的 类书《艺文类聚》中辑出的 十篇辞赋的 片断,和 《梁书.沈约传》所 收录的 《郊居赋》一篇全文了 。虽然 总共只有 十一篇,且 其中十篇是 残篇,但 是 通过 仔细研读、细致分析,从这为数不多的 沈约现存辞赋作品中,可以看出,沈约的 辞赋,既有 对楚辞的 继承、对前代咏鸟传统的 延续,也 有 对潘岳《闲居赋》和 谢灵运《山居赋》的 借鉴,更有 自己的 创新之处,从而形成了 其辞赋的 独特之美。韵律之美是 沈约辞赋最 鲜明的 特点,讲究押韵,追求对偶工整,善于 运用双声叠韵、行文讲究平仄等使沈约辞赋形成了 一种声律的 和 谐,读起来回环往复、朗朗上口。沈约不仅倡导声律论,而且 身体力行,创作出具有 声律之美的 辞赋作品,努力践行着自己的 理论。沈约的 这种创作实践,不仅使自己的作品具备独特的 声律之美,深受世人的 喜爱,而且 为后世律赋的 产生与 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 基础。另外,沈约提倡的 文章“三易”说理论,不仅开创了 当时的文学创作新潮,在 一定程度上纠正了 当时文坛写作用典过 多、语言晦涩难懂的 弊病,而且 对于 引领“易用事”、“易识字”、“易诵读”的 正确文学发展方向 也 起到了 积极的 作用。诗歌
在“永明体”诗人中,沈约占有
重要地 位。沈约作诗,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而且 写作手法高超,艺术上别具特色。首先,感情真挚、婉转动人是 沈约诗歌最 显著的 特色。钟嵘评其诗“不闲於经纶,而长於清怨。”这里“长於清怨”的意思应指沈约诗歌善于 感叹世人身世遭遇的 不幸,其中也 暗含了一些对社会、时代不满的 成分。不仅如 此,沈约诗中还蕴藏了 诗人个体丰富的 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有 时是 比较坦率地 表露,尤其突出表现在 其与 朋友交往、送别、怀念、咏怀类的 诗歌中,但 是 这样袒露的诗歌毕竟是 少数,沈约诗歌中更多的 不是 袒露胸襟的强烈感情的 抒发和 外显,而是 经过 压抑的 深沉感情的 含蓄表现。其次,沈约诗歌已有 较为成熟的 意象。其诗中,意象的 巧妙使用使得其诗意脉表现言有 尽而意无穷。并且 由于沈约自身内敛而含蓄的 个性特征,使其诗歌中意象所 能承载的 意脉空间更为深沉而内化,不再是 一看到底的 直白表现,这一点在 其时间意象中表现的 尤为明显。再次,沈约诗歌善引典故,尤精对偶。沈约学识渊博,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 各种典故,并将其呈现为工整的 对偶。音韵成就
沈约声律论的
核心是 “四声八病”说,“四声”是 按照汉字读音四个声调的 特点,以汉字的 平声为格律中的 平,以汉字中的 上、去、入三声作为格律中的 仄,在 诗歌创作中有 意识地 将平声仄声交错使用,以构成声音的 抑扬错落之美;“八病”则是 列出作诗时力求不犯的 八种病犯,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 八种声病(“八病”具体为何,说法不一。)“四声八病”是
沈约声律理论的 核心,也 是 最 早的 较为系统的 声律论,从创作实践到理论的 产生,在 中国诗歌史上是 一次巨大的 进步,以此为指导纲领,永明文人在 创作上有 了 更为积极的 尝试和探索。形成了“永明体”,为律诗的 形成奠定了 基础,开创了 中国“近体诗”发展的 时代。藏书成就
沈约喜欢书籍,收集图书达两万卷,当时京城没有
人能和 他 相比, 是 南朝中国藏书第一大家。沈约不仅好藏书,亦致力藏书的利用。史乘记载,沈约注意识拔笃学之士,并在 图书资料方面,尽其家藏以提供方便。如 同时代的 王筠,即得到沈约多次赠书,成为藏书界之美谈。尽管史乘所 载,仍显粗略,但 沈约的 藏书理念,在 只言片语中阐发得还是 比较清晰的 。首先,沈约继承了 东汉文学家蔡邕关于 图书藏用的理念,不独藏书之私藏,且 致力于 藏书为人才所 用,为社会所 用。其次,提出了 藏书“遇贤者 与 之”的思想。沈约鉴于古往今来藏书家子孙失书、散书的 教训,提出了 “凡书多与 人”,“遇贤者 与 之为高”的思想。人物思想
沈约的
思想比较复杂,佛、道思想对他 深有 影响,沈约致力于 弘扬佛法,他 既积极参与 事佛礼佛活动,又 通过 撰写诸如 《形神论》、《神不灭论》等 崇佛之文,将其对“空有 之说”的伏膺和体悟,具体落实为对范缤“神灭论”的 卖力围剿。 而在 建武年间,因为齐明帝笃信道术,沈约也 开始热衷于道教,期间,他 写了很多体现仙道思想的 作品。虽然
如 此,但 沈约思想中占据主导地 位的 还是 儒家思想。但 他 并不是 一个传统的 儒士,他 的 儒家思想中掺杂着 浓厚的道、佛思想。沈约是 以儒学为本,而又 佛、道兼修,三家思想兼容并蓄,从而形成了 沈约独特的 思想。个人作品
著有
《晋书》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并撰有《四声谱》。大部分已佚,今存《宋书》100卷,文集9卷。明人由张溥在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有《沈隐侯集》。另有 《高松赋》、《丽人赋》赋两篇,诗歌《悼亡诗》等 。人物评价
南朝宋大臣蔡兴宗: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梁武帝萧衍: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观休文众制,五言最
优。详其文体,察其馀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 。所 以不闲於经纶,而长於清怨。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 皆宗附之。约於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 。《梁书》:①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
文章,约兼而有 之,然 不能过 也 。自负高才,昧于 荣利,乘时藉势,颇累清谈。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进一官,辄殷勤请退,而终不能去,论者 方之山涛。用事十余年,未尝有 所 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②昔木德将谢,昏嗣流虐,惵惵黔黎,命悬晷漏。高祖义拯横溃,志宁区夏,谋谟帷幄,实寄良、平。至于 范云、沈约,参预缔构,赞成帝业;加云以机警明赡,济务益时,约高才博洽,名亚迁、董,俱属兴运,盖一代之英伟焉 。③高祖旁求儒雅,文学之盛,焕乎 俱集,其在位者则沈约、江淹、任防,并以文章妙绝当时。魏征《隋书》:①宋、齐之世,下逮梁初,灵运高致之奇,延年错综之美,谢玄晖之藻丽,沈休文之富溢,辉焕斌蔚,辞义可观。②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
、 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于 时作者 ,济阳江淹、吴郡沈约、乐安任昉、 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巨鹿魏伯起等 ,并学穷书圃,思极人文,缛彩郁于 云霞, 逸响振于 金石。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余力,词无竭源。方诸张、蔡、曹、王, 亦各一时之选也。元代文论家陈绎曾《诗谱》:沈约佳处靳削可爱,自拘声病,气骨茶然。唐诸家声律皆出此。
清初诗论家陈祚明:休文诗体,全宗康乐,以命意为先,以炼气为主;辞随意远,态以气流,故华而不浮,隽而不靡。......大抵多发天怀,取自然
为诣极;......骤而咏之,沨沨可爱;细而味之,悠悠不穷。......他 人虽丽不华,休文虽淡有 旨,故应高出时手,卓然 大家。清代诗人沈德潜:①《说诗晬语》:“隐侯短章,略存古体。②《古诗源》:家令诗,较之鲍谢,性情声色,俱逊一格矣。然
在 萧梁之代,亦推大家。以边幅尚阔,词气尚厚,能存古诗一脉也 。轶事典故
不计前嫌
沈约小时候贫穷无靠,曾向
族人乞讨,讨得几百斛米,但 却被族人侮辱,他 将米全部倒在 地上离家出走。到后来富贵显赫后,不因此事记恨,反而因此被同郡的 人传颂。怀旧之情
有
一次沈约陪皇帝宴游,席中有 一位女乐师是齐朝文惠太子的 宫人。皇帝问她认不认识在 座的 人,她说:“只认识沈家令。”沈约听后顿生怀旧之念,伏在 座位上哭,皇帝也 感到悲伤,为此中止了 酒宴。沈约瘦腰
沈约晚年,多次上书请求辞官,但
皇帝不同意。于 是 在 给好友徐勉的 书信中说:“我 每过 一段时间,腰带就要缩紧几个孔,用手握胳膊,臂围大概每个月要瘦半分。按这样推算,怎能支撑得很久呢?” 由此有 了 “沈约瘦腰”的典故。史书记载
《梁书.卷第十三.列传第七》
《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后世纪念
1996年,为了
纪念沈约,浙江义乌上溪镇沈宅村的 村民自发筹资在 村南面一处原有 古建筑的 基础上将其扩大提升成了 沈约公园。2017年5月27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举行了
“‘迎端午、诗朗诵’新安镇第一届‘沈约杯’诗歌节”活动。2018年6月,沈约雕像在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落成揭幕,各界群众以及沈约后人近500人到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