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幸福感可言,是当代中年人的普遍共识。
那什么是幸福?它的理论解释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欣喜与愉悦的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
年轻人朝气蓬勃,因为“年轻”本来就是一种资本,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所以不会有太多时间飞逝的不安全感;而老年人的人生几近尾声,有了更多的人生经验与积累,也因此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因此,被夹在中间的中年人,似乎成了最“不幸福”的一个群体。
正如【粉丝网】 ”
但 丁在 《神曲》开篇的 那段表述:“当我 在 人生的 旅途游走过 半的 时候,某天,不经意踏进一片幽暗的森林,在其中迷失了 前进的 方向 。那片森林荒凉、崎岖而无边无际,身处其中所 感受的 煎熬让人痛不欲生。只要一想起,就觉得不寒而栗,毛骨悚然。这种感觉或许并不是我们的一种错觉,它是客观存在的。
2008年,英国经济学教授奥斯瓦尔德提出了
“U型幸福曲线”,这项基于 几十个国家、包含数十万人的 巨大数据集的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一生中的幸福感水平呈现出“U型曲线”,幸福感大约在中年时最低。2010年,英国新闻杂志《经济学人》和美国联合对30多万美国人进行了一项盖洛普调查,发现U型幸福曲线的底部同样位于
40岁晚期~50岁早期。2012 年,奥斯瓦尔德教授查看了
27 个欧洲国家和 美国的 抗抑郁药物销售数据,发现 40 岁左右,人们最可能服用抗抑郁药。2015年,在
我 国进行的 一次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中也 显示,幸福感相对最 低的 年龄段是 31岁~ 45岁,而60岁以上人群的 幸福感最 高。发达国家的幸福感曲线
发展中国家的幸福感曲线
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结果,中年可能真的是人一生中最不快乐的时期。
那可能就会有人问,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中年期?
其实和
“中产”一样,受个体的 生理条件、所 处的 环境、社会地 位等 差异的 影响,我 们很难去界定“中年”到底是 从多少岁开始,又 在 多少岁时结束,它的 边界本身是 很模糊的 ,更取决于 个体自身的 感受。这种步入中年的
感受,主要来源于 两方面的 变化:一是 身体状况的 改变,比如 明显感觉到不再年轻、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体重增长、颈椎腰椎疼痛等 症状;二是社会角色的 改变,比如 成为一个家庭的 主要收入来源和重大事宜的 决策者 等 。但中年时期的主观痛苦,并不全是由这些客观改变所引起。
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
心理学家,也 都很难给出一个具有 普适性的解决方法,因为生活真的 太复杂了 ,每个人的 情况又 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也
只能抛开宏观叙事,从现实的 角度出发,一点一点地 剖析问题,去寻找一个对于 城市普通中年行之有 效的 快乐法则。一、正常化认识“中年危机”
奥斯瓦尔德教授说,假如人们意识到感觉人生灰暗其实是中年常态,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这一阶段。
心理学上有一个治疗术语,叫做“正常化”,就是用来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情况并非个例,也不是病态。
我
们对中年时期的 这种焦虑、迷茫与 自我 萎靡,就应该有 一个“正常化”的 认识,就像是 大多数人都会经历青春期的 情绪波动一样,这是 一个正常成年人都会经历的 自然过 程,而不是 危机。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缺钱+缺精力=中年危机。
关于这个问题,最早提出“幸福曲线”理论的乔纳森·劳赫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乔纳森·劳赫毕业于
耶鲁大学,出版过 很多本书,是 2005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得者 ,2010年美国国家头条新闻奖获得者 ,这两个奖项是 美国久负盛名的 杂志评论奖。被广泛认为是 美国评论界极具原创性和极多才多艺的 人之一。家庭美满、名利双收,客观来讲,乔纳森·劳赫是不会有什么中年危机的。
但
他 在 40岁时这样形容自己的 感受:“我 居然 厌倦了 这些积极的 变化,这简直不可理喻。 我 为什么没有 成就感?”所以,在乔纳森·劳赫看来,中年危机和客观状态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我
是 赞同这种说法的 ,否则的 话,中国互联网鼻祖级人物张朝阳、坐拥百亿的 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就不会得抑郁症了 。这个过程纵使令人烦躁不安,但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静静地等待它过去即可。
在
幸福曲线及其特有 的反馈陷阱的 背景下,等 待并不是 种被动的 策略,也不等 于 什么都不做。等 待是 与 时间合作的 一种方式,做时间的 朋友。耐心并不是给所有人的全部答案,但它本身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二、别让理想化心理预期拖垮你
回到现实的实操上来,首先是
心理上要降低预期,这一点是 老生常谈,但 人在 顺风顺水的 时候,是 很难真正去居安思危和 未雨绸缪的 。尤其是
很多生活在 城市里的 中产,可能从事着 互联网、金融这样让人羡慕的 行业,在 公司做到了 一个小小的 管理层的 位置,享受到了时代发展的 红利,这也 很容易给人带来一种错觉,误以为持有 的 资产会继续上涨、自己可以一直拿高薪、美好的 生活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我
身边不少的 中产朋友在 头两年就陷入了 这样的 预期陷阱,明明是 个高级打工人,却贷款上千万买房,老婆辞职带娃,孩子从小就读国际学校……这真的 不是瞎传,他 们实际就是 这么干的 。当我们对着热搜中被降薪裁员的人命运唏嘘不已时,殊不知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让我
想起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 诗:“无论谁死了 ,都是 我 的 一部分在 死去,因为我 包含在 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 而鸣。”行业兴衰有其自然规律,人拿时代是没有办法的。
城市中产不可能总希冀着
可以一直向 上流动,房贷未来还起来有 压力,反向 置换不是 个坏事,全职太太该去找工作就找工作,父母接不到身边孝敬就暂时不接,要放下过 去对自我 的 理想化想象。否则,预期与现实产生的落差只会给人带来失望,失望积累的越多人就越痛苦。
比起一味地追求向上移动,能够自由移动才是一种幸福的能力,你在任何位置,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东还是向西,都能够从容地去体验、去享受。
每个人的
自身条件、性格、爱好和 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甚至是 所 处的 时代背景都不一样,所 以没有 必要都去爬同一个社会金字塔。当然
,这不是劝你 直接“躺平”。如 果你 稍微了 解一点心理学上的 知识,就会知道“躺平”不是 件容易的 事,不仅仅是 物质上的 要求,人还有 获得精神反馈的 需求,所 以我 们经常能看到比如 拼多多的 黄峥、小米的 雷军这些大佬们在 功成名就之后依然 在 折腾、在 探索一些新的 事物。因此,中年人还是
要继续去做该做的 事、正确的 事,但 比起最 终能做成什么,更重要的 是我 们能用一个什么样的 心态去面对,只是 别让不切实际的 梦想,去打乱你 一个正常的 生活节奏。三、行动上处理好家庭关系
中年是一个人履行一整套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时期,多重角色往往也给普通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潘虹的
成名作电影《人到中年》,放到现在 也依然 是 大多数中年人生活的 真实写照,中年人的 固定搭配好像就是 上有 老下有 小,生活里的 困难是 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似乎 永远都解决不完。中年人时常会陷入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
痛苦家庭关系中。在社会关系中,老板、同事不好可以随时换,但 是家庭里的 亲密关系却很难用同样粗暴的 方式来解决。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才发现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能尽早地理顺亲子、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少中年时期幸福感的消耗。
首先是亲子关系,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但不要做自我牺牲式的付出。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Good enough mother(60分的妈妈)”的 育儿理论,意思就是 不能做差劲的 妈妈,但 也 不必是 完美的妈妈,刚刚好就可以了 ,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反倒成为孩子在 长成一个自立、自强、有 担当的 人这条路上的 绊脚石。
其次是
夫 妻关系,是 相互依附却又 彼此独立的 存在 。对于 女性而言,现实和 影视剧里从来都不乏自我 牺牲后人财两空的 失败案例。所以说到底,还是要把关注点多放在自己的身上,在有能力打拼的时候,多积累点傍身的物质和技能。
很多时候,我
们感到无比的 痛苦,就是 因为我 们把自己的 付出和 期待都寄托在了 伴侣、子女的 身上,而对方又 没能如 你 所 愿。其实,即便你
是 被社会所 认为“最 焦虑”的 全职妈妈,只要你 愿意,人生也有 很多的 可能性,不一定局限于 能赚钱、会做家务,你 可能还会唱歌、跳舞、写文章等 等,当你 生命中的 种种可能性和 雄心重新回来后,你 的 快乐也 就随之而来。当然,被亲密关系困扰并不是中年女性的专属,它同样也困扰着男性。
比如
一些能力非常不错的 中产男性,在 年轻气盛、事业蒸蒸日上的 时候,信誓旦旦承诺要养妻子一辈子,对方在 彻底回归家庭后,渐渐成了温水煮青蛙,很难再重新回到社会参与 竞争。等
到中年危机时刻来临时,才意识到世事无常,多数人的人生并不能几十年如 一日地 高歌猛进,能有 个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 妻子才是 真正的 三生有 幸,然 后陷入一种长久的 自我 悔恨和 遗憾中。这本质上都是对亲密关系认知上的一种失智,但不足以让其彻底崩塌。亲密关系中更为致命的是去做比较,跟别人去比物质条件、比孩子、比伴侣……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说:“面子是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有用的东西。”
无论在任何年龄,攀比都会成为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而中年时期,更要减少这种向
上比较,多回顾一下自己过 去取得的 成绩和 福气,这样能有 效减少负面情绪的 积累与 反馈。四、借助外力化解中年困扰
幸福经济学领域的
知名学者 约翰·海利威尔通过 大量的 数据调研和 分析后,提出了 世界上四分之三的 “幸福”都可以用以下六大因素来解释:① 社会支持: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可依靠;
② 慷慨:为人慷慨且周围人也慷慨大度时,人们会更幸福;
③ 信任:腐败和不信任对生活满意度有害;
④ 自由:有充分的自由来做重要的人生决定;
⑤ 良好的人均收入;
⑥ 健康的平均寿命。
① 社会支持: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可依靠;
② 慷慨:为人慷慨且周围人也慷慨大度时,人们会更幸福;
③ 信任:腐败和不信任对生活满意度有害;
④ 自由:有充分的自由来做重要的人生决定;
⑤ 良好的人均收入;
⑥ 健康的平均寿命。
从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社会性的支持、人际交往,是对个人的幸福感有着近乎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
所
以中年人不要什么都寄希望于一切都自我 消化、自我压抑,幸福感单单依靠“自助”是 不够的 ,还要依赖于 “他 助”,我 们一方面可以尝试和 身边的 人建立一个紧密的 关系,找到一个能够自我 安心纾解情绪的 通道;另一方面,还应该主动与 让你 感到焦虑的 信息和 人做物理上的隔绝。我们前面说过,中年期本身不是一种危机,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平稳地度过,它不具有太大的杀伤力。
但
不可否认的 是 ,这是 一个客观条件发生改变后充满了风险和 压力的 时期,处理不好的 话,的确也 很容易导致危机的 发生。这是
一个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很大的 时代,如 果说去努力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中年人”,听起来确实像个笑话。但
我们仍然 可以做一些认知上的 调整和 行动上的 改变,用行动力代替无力,活在 当下,就像度过 那个“青春期”一样,再次安稳地 走过这个让人有 点不爽的 中年时期。